海巡廳舍允遷 打狗"哨船頭"風貌將再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哨船頭」,外灘風華可望再現。自19世紀淸朝時期,哨船頭就是打狗港的國際貿易主要港區,而哨船街,當時許多貿易船舶上下貨物,被稱為外灘。後來因為搭建海巡以及港警的辦公廳舍外灘消失。高雄市政府與海巡、港警多次協調,終於獲得對方同意搬遷,預估建物拆除後,就能重捨歷史地景。
鳥瞰海景,視線全無遮蔽,這是150年前,高雄哨船頭外灘的樣貌,這區域,當年是打狗港國際貿易的主要區域,,現今位在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前的哨船街,就是當年大型貿易船停泊的地方,因此被稱為外灘,隨著時代變遷,哨船頭的歷史脈絡逐漸淡化,一港口安檢所設立後,更讓所謂的外灘被阻隔在建物外,因此市府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的「興濱計畫」中,決定拆除一港口安檢所,讓哨船頭外灘風華重現。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 林尚瑛==
那因為這個安檢所的興建
就造成了外灘不見了
那就是它阻隔了原來大海
跟陸地的通透的景觀
那也讓這個歷史
其實歷史的脈絡 其實斷裂了
安檢所涉及建物報廢,還有現今使用單位,海巡、港警的搬遷問題,市府、立委與這2單位協調20幾次才拍板定案,海巡、港警搬離後,安檢所會拆除。
==當地里民==
就要看 對我們哨船頭里
有沒有幫助呀
你對哨船頭里沒有幫助
等於是沒有用呀
==高市哨船頭里里長 楊宗正==
我們是蠻贊同市府提的(興濱)計畫
但是未來要做什麼 我們都不知道
呈現那(哨船頭外灘)歷史風貌
沒有人文的參與 在地的參與
我不知道它可以呈現出什麼
里長肯定市府重現歷史的想法,卻也認為,安檢所存在30幾年,拆除後不也是影響到現今歷史軌跡,對於重現風華的計畫,希望市府能對地方多做說明與對話。
記者 王柔婷 陳顯坤 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