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30家附設院外門診 1年內撤照回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習慣到醫院院外附設門診部就醫的民眾注意了,衛福部修法,現在醫院附設的院外門診將撤照,回歸原醫院,民眾就醫時部分負擔將比原本看病多付310元。
為了落實分級醫療,衛福部公告修正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即起法人所設醫院只能在離島、原住民族地區設置院外門診部,而現存30家醫院的院外門診,須於1年內撤照,收費也將比照原醫院,民眾看病最多得比原本多付310元。
==衛福部醫事司長 石崇良==
比較嚴重的困難的疾病才到醫院
但是這個醫院
同時又設了一個院外的門診部
等同是它同時跨越了
不同層級的醫療服務
而在同一個體系裡頭
這個是對於分級醫療的精神
是相違背的
衛福部表示,根據過去規定,醫院開業原本就有一張開業執照,申請健保醫院總額,如果另設院外門診部,會再申請另一張開業執照,但申請的卻是基層診所總額,同時有2張執照,不僅引發醫師管理問題,申報上更是跨吃基層診所、醫院兩方總額,對於衛福部政策,醫改會表示支持,因為大醫院本來就享有許多優勢,不應該再搶基層診所的初級照顧。
==醫改會副執行長 朱顯光==
現在大醫院
它就算不去開院外的門診
它其實現在還會用很多的接駁車
像流刺網一樣到很多捷運站
到很多地方去載 把病人
原本在基層診所看病的病人
載到大醫院去看門診
政府我們當初也是說
這一塊也應該要優先處理
醫改會認為,這項政策只能說是分級醫療的第一步,至少可讓財團不要用不公平方式經營,但政府如果真要強化分級醫療,還是得從同病同酬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