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納長照服務 醫師批缺乏個管制度

長照2.0從今年元旦起全面上路,並首度將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納入服務對象,不過有醫師批評,長照失智症照護、缺乏完善的個案管理制度,建議政府,應比照糖尿病的社區整體照護模式,才可減少社會成本及健保資源。 國內失智症患者大約26萬人,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者,卻只有7萬人,顯示還有許多病人隱藏在社區中、沒有被診斷出來,有醫師認為,目前健保署規定,只有神經內科及精神科醫師、才可做失智症評估量表及給藥,應該擴大、讓基層家醫科醫師也受一些簡單訓練,才能早期發現失智症患者,及早介入治療。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蔡秉晃== 從出生 從小 就只有在那家診所看診 所以他的病史在哪裡最完整 就在那個診所醫生那邊最完整 我們(醫院)所需要花的時間 去了解這個病人的時間 一定比基層醫生還要多很多 此外也有醫師批評,政府推動長照2.0,並首度將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納入服務對象,不過卻缺乏完善的個管制度,因為如果有失智個案管理師,就可以協助轉診、非藥物治療,以及提供家屬諮詢服務,也可減少失智患者因情緒不穩、半夜跑醫院掛急診的情況。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甄瑞興== 失智老人來講 常有妄想 幻覺 急躁不安 這時候你送去急診是沒有用的啊 但最重要是說 你當時怎麼聯絡到你的醫生 然後他跟你講沒有關係 急躁要怎麼安撫下來 你就不用去跑急診 醫師建議政府,應將失智症、比照糖尿病的社區整體照護模式,並建立失智個案管理師,提供病患家屬衛教服務,才可減少社會成本及健保資源。 記者賴淑敏 吳其昌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