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落實無車生活 配套措施需完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包括今天陪小學生走路上學,台北市政府這次一連三天的國際無車日活動,暫時將部份的馬路空間還給行人,也減少空氣污染,但是相較歐洲與日本常態性的無車設施與活動,學者呼籲政府應該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讓人們願意捨棄車子,進一步落實無車概念。 上千位台北市民騎著鐵馬暢行在林蔭大道上。九二一國際無車日當天,平日車水馬龍的仁愛路和信義路,全部淨空成為自行車、滑板和直排輪的天下,不過,時間只有一個小時。無車日,單車族才有這樣的特權,相較於歐洲與日本,學者說,政府要推廣無車概念,得要從基礎開始。 九二二大眾運輸日,市府用捷運和公車優惠措施,鼓勵民眾不開車,只是,從舉辦國際電腦展的世貿周邊仍湧現大量車潮來看,效果其實有限,顯示政府號稱便捷的大眾運輸,與民眾要求仍有差距。無車的訴求,除了減少污染,也要將馬路還給行人,北市交通局這次協調信義區多家業者,才能將市府周邊淨空七小時,讓市民恣意活動。 源自歐洲的無車日,市府說台灣要從台北市開始萌芽,不過當馬市長鍾愛的綠色運輸工具自行車,都還無法帶上捷運時,想說服民眾落實無車還有困難。張玉菁陳柏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