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國美館"銀鹽世代" 百年珍藏影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現代人早已習慣用數位相機拍照,傳統膠卷離生活越來越遠。台中國美館展出的「銀鹽世代」,展出百年珍藏的膠卷影像,記錄了台灣從清朝、日治到國民政府的社會變遷,還有難得一見的復古技術、「溼版底片」。 從黑色布包裡,攝影家楊文卿拿出的是復古的「蛇腹相機」,他用19世紀的溼版底片技術,拍出一張張充滿藝術性的相片。 溼版底片必須在拍攝現場塗料,掌握時間拍攝,由於感光速度慢,顯像過程的不確定性,讓溼版攝影技術,更讓人著迷。 ==攝影藝術家 楊文卿== 它要趁藥水還沒乾之前 你要完成拍照沖洗的整個過程 倒火棉膠的一個情況的時候 都會造成不同紋路的呈現 有些所謂溼版 你可能認為所謂失敗的影像 反而是一個新的效果 還有這一張張庶民生活、社會運動及社會關懷的寫實相片,記錄了日治時期、戰後台灣與人民,在時代變遷中的珍貴影像。在台中國美館舉辦的「銀鹽世代」,橫跨三個世紀,254件作品,同時也蒐集了「蛋白相片」、「玻璃乾版片」,讓民眾一次看懂「銀鹽」的變遷與美麗。 ==銀鹽世代策展人 簡永彬== 敲(已故攝影家)家屬的門的時候 當他們打開讓我們看到 前輩攝影家那些作品的時候 這個是非常讓我們非常感動 這麼早就有這麼棒的藝術家 在台灣的攝影發展過程中發現 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以「銀鹽」為顯影材料的底片影像逐漸被取代。但是對攝影藝術家來說,這個「向永恆搶過來的幾秒鐘」,百年之後,它的歷史意義與價值,永遠無法取代。 黃千容 彭煥群 台中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