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使用止汗劑 皮膚過敏者增兩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使用止汗劑,小心皮膚發炎!有皮膚科醫師臨床發現,最近天氣變熱,對止汗劑過敏的患者、比平常增加約兩成,醫師提醒,止汗劑主要成分是鋁鹽,濃度最好不要超過10%,而且每次使用、至少間隔3到4小時,以免過度刺激皮膚。
最近天氣變熱,有位26歲的女性上班族,因為腋下嚴重出汗,連續好幾天使用止汗劑後,竟然造成腋下皮膚紅腫、搔癢及色素沉澱,就醫才發現,原來是她對止汗劑成分過敏,引發過敏性皮膚炎,而且醫師表示,這類型患者、最近增加約兩成。
==皮膚科醫師 趙昭明==
因為他使用止汗劑
連續使用止汗劑頻率太多
而且使用止汗劑的濃度非常高
所造成的過敏接觸性皮膚炎
醫師表示,止汗劑主要成分為鋁鹽,功能在於讓皮膚細胞膨脹,進而阻斷汗腺出來,一般選購鋁鹽濃度、最好是5%到10%之間,若濃度太高、又使用太頻繁,就容易刺激皮膚產生過敏現象,一旦延誤治療,恐怕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皮膚科醫師 趙昭明==
民眾因為沒有去
控制它或治療它的時候
會很癢 很癢沒辦法控制
就會一直搔抓 搔抓輕微的話
就可能皮膚有點糜爛的現象
更嚴重的時候 可能會造成一個
續發性的細菌感染
就會造成蜂窩組織炎
醫師說,腋下容易流汗者、大多是遺傳或體質因素,有些人腋下皮膚內的「頂漿腺」、也就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較多,就可能產生狐臭,因此建議容易出汗民眾,盡量穿透氣衣物,若仍有狐臭,可考慮手術將頂漿腺刮除治療。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新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