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波魚列瀕危物種 花蓮漁會提反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俗稱「翻車魚」的曼波魚,是花蓮行銷觀光的特色美食,不過,因為被大量捕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日前將它列為海洋中瀕危等級最嚴重的物種, 但花蓮漁會反駁說,曼波魚的捕獲數量很穩定,沒有數量減少的問題,而有學者則是觀察到,近來台灣近海的曼波魚,體型是有越來越小的趨勢。
整艘船上岸,滿載數十隻的曼波魚,每一尾重量,都超過40公斤,常出沒在花東近海的曼波魚,近幾年,在花蓮縣政府大肆行銷後,成為特產,越來越多漁民,投入捕曼波魚的行列,但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卻提出,在各地大量和不當捕撈後,已經導致曼波魚成為海洋中瀕危等級最嚴重的物種之一。
==花蓮漁會總幹事 王鐙億==
花蓮一年差不多有六千尾
到一萬兩千尾左右
黑潮的一個揚升流到了
花蓮定置漁場跟海域以後
才做少數量的捕撈
所以我們感覺到
這樣組織是沒有經過調查
也沒有經過證實的報告
我認為是有過頭的危言聳聽
花蓮漁會強調曼波魚數量沒有減少的問題,而事實上,俗稱「翻車魚」的曼波魚,由於體型非常大、加上口感特殊,在國外,幾乎沒有人在吃,甚至在印尼,還把曼波魚發展成「純欣賞」的觀光財,但台灣卻是將它推廣成美食。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 鄭明修==
(曼波魚)以前有很大的體型
甚至有幾百斤 甚至到一千公斤
可是現在看到體型
我在南方澳的時候 都看到好小
還小小的就被抓起來
牠一天可以吃 好幾百公斤的水母
現在你把牠大的都抓完了
剩下小的 所以現在的觀感上是說
我們台灣沒有科學的證據
去說牠已經瀕危 或是牠還很多
學者認為,台灣不該只會推「海鮮文化」,什麼魚都拿來吃,反倒忽略海洋生態永續的重要性,至於,曼波魚是否數量真有變少?有沒有遭到濫捕?仍需要做進一步調查,才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