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位在台北市、延宕多年的廣慈博愛園區,除了作為社福用地之外,原本規劃1千500戶的社會住宅,未來將增加到2千800戶!不過里長認為,當地人口才4千多人,不過公共住宅、卻要引進7千多人進駐,根本是'乞丐趕廟公',擔心影響生活品質。
從至高點往下看,位在台北市福德街、大道路口的廣慈博愛園區,高達6.5公頃的面積,相當寬敞,原本計畫採用分區開發,最右邊的這塊綠地,將打造成大安森林公園第二、中間和左邊的土地,要作為社會福利措施和公共住宅,原本只興建1500戶的公共住宅,但現在柯市府規劃要增加到2800戶,引發地方反彈。
==大仁里長 蔡桂清==
2800戶就差不多是七八千人
那我們大仁里面積一半
我們大仁里本身老舊公寓的
大概4300人
這有點乞丐趕廟公
里民痛罵只要市長換人,政策就跟著改,因為除了公共住宅增加將近一倍,影響居住品質,原本規劃的第二座大安森林公園也面臨跳票,因為柯市府為了保護樹木,將採用「以屋就樹」的方式,興建S型的建築物。
==台北市長 柯文哲==
目標是2800戶
ok 這是我們意見
但是我們會跟住戶溝通
我們會做環評如果說真的
住了那麼多人會影響環境
或是它的交通流量會有問題
ok 我們也會修訂
廣慈博愛園區規劃了十多年,始終不見進展,民國58、59年設立的廣慈博愛院和福德平宅,提供老人及低收入戶的照顧及臨時住宅,五、六年前已經搬遷完成,卻遲遲未動工,當地民眾歡迎這裡作為社福用地,但希望市府也要考量當地人的生活品質。
記者 林欣儀 彭耀祖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