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類固醇外用指示藥 研議嚴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從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不論是臉頰還是額頭都出現一大片紅腫發炎,因為這名病患日前皮膚癢,自行到藥局買類固醇藥膏來擦,沒想到連續使用後竟然變成毛囊炎,直到就醫治療後才逐漸好轉,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門診觀察發現,民眾濫用或錯用類固醇藥膏致皮膚萎縮、滿臉紅斑的患者,幾乎每天都有,因此日前已行文食藥署,要求將中弱度的類固醇外用指示藥改為處方藥。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 楊志勛==
美國它是類固醇有分為七大級
其中美國只把最弱的
那一級的類固醇藥膏
開放給民眾使用
所以我們也建議衛福部
能夠比照美國先進國家的標準
目前在台灣,類固醇依強到弱分成,1到7級,最強效的1到3級為處方藥,介於4到7級中弱度的類固醇,是屬於在藥師指導下即可在藥房買到的指示藥,食藥署共計核發182張藥證,其中約8成是4到6級的中弱度類固醇外用藥,包括民眾最常買的用來治皮膚發炎及濕疹康衛四聯乳膏、百膚安乳膏等,一旦改為處方藥,民眾得拿醫師處方箋才能買得到。
==聲音來源:食藥署藥品組科長 連恆榮==
現在剛好要修(用藥)基準
我們會針對他們
所提出來的意見來整體評估
食藥署表示,基於民眾用藥安全,將研議從嚴管理類固醇外用指示藥,預計將在今年6月前召開專家會議做進一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