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手繪看板師傅 彩筆見證電影發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放映國片的光華戲院走入歷史,在電腦印刷海報的取代下,古老的手工繪製電影海報,也成了黃昏行業。回顧台灣電影工業發展的同時,帶你到新竹,來看一位用雙手,彩繪電影看板、五十個年頭的老師傅。 拜科技之賜,噴墨印刷大量製造的電影看版,只要幾個按鈕,就可以用最逼真的影像,吸引觀眾、進入戲院,不過,對於畫了五十年的電影看版的老師傅黃思耀來說,還是畫筆和油漆,最能把一部電影的精髓,傳神地呈現在一個平面上。 不到一個鐘頭,這張即將上片的電影看版,從描圖到上色,已然成形。一邊參考著海報,一邊飛快地揮動畫筆,老師傅說,除了技巧要好,偶爾還得看看影片,才能抓住那部電影要表達的感覺,把看版畫得像、畫得吸引人。十五歲就開始當學徒畫看版的黃思耀說,電影工業發達的七零年代,也是電影看板業、最興盛的時期。 靠著一層層的顏料,黃思耀把劇中人物的皮膚質感,表現得栩栩如生。老師傅說,以前的漆快乾,讓他練就出一身快速畫畫的本領,而現代的科技、製造出質感好的顏料,則讓他可以慢慢琢磨,不用再像以前畫到手關節發炎。 不過,科技的進步,卻也讓這項老行業,瀕臨絕傳。在逼真便利的前提下,目前大多數的戲院,都採用了電腦印刷的新式看版。 踩著這部專門用來載運看版的腳踏車,老師傅說,他不知道這個捧了五十年的飯碗,什麼時候會畫下句點,但只要他還能畫,他還是會繼續用畫筆,把觀眾、帶進電影院。公視新聞蘇玲瑤、徐啟峰採訪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