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提供:中研院研究員 鄭明修生態嚴重破壞 澎湖北域看不到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澎湖北海海域實地探勘,發現澎湖目斗嶼北部部分海域的珊瑚礁區,幾乎已經完全沒有魚,和之前的情形落差很大,顯示生態的確受到了嚴重破壞。
一片茫茫大海,整個珊瑚礁區,幾乎看不到魚。
這個地方就在澎湖北海,目斗嶼北方,約十公尺深的海域,一百公尺半徑,方圓之內全都沒有魚。
回到實驗室裡面,對於這樣的狀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情形。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
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地方這個乾淨啦
這是我
你看真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荒涼
我不曉得
這個畫面是自動的 也沒有好騙人的
下去看原來是有點問題
畫面上就是今年五月初澎湖北海一帶的狀況,
在個北邊潛水 那是感覺有點淒涼
跟之前的照片對照,原本應該有許多珊瑚礁魚群的海域,現在卻有如一片死海,讓研究人員分驚訝,聯想起去年當地曾經傳出大規模毒魚事件,兩者之間可能有關。
漁船拋毒北海 澎湖變成毒海熱區
那可以確信的是
那個連鰻魚都死掉 應該是
二月六號 我就跑去北邊
我的孩子喜歡在北邊玩 就發現死魚
我就拍這些東西
那時候沒有警覺到 怎麼這麼多魚死
四月是最HOT的時候
四月二號我開始一懷疑
四月二號就開始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開始
因為死太多
朝向大海航行,我們去找魚群消失的答案,收起漁網,已經看不到什麼魚,當時傳出可能有氰化物毒魚,由於氰化物非同小可,當地沒有掌握到確切證據,又怕會影響觀光,消息沒有傳出澎湖。
洗宜樂
魚屍這樣漂了
漂了大概也將近至少也有半個月到一個月這麼長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不可能有人天天電炸
而且那時候規模之大算是首見
小心啦 日本毒魚唷
澎湖水試所主任 蔡萬生
從鯙科大量死亡來看
我是從專業概念裡頭去
我認為毒魚的可能性是很大
毒魚的傳聞像水花一樣甚囂塵上,雖然經過各單位檢驗,有一隻象魚的樣本出現微量氰化鈉反應,但只被歸類為個案。
那個時候魚價沒有人要
尤其是北海的魚
去年那時候
這個消息都大概在市場還記憶深刻
最近生意不太好 為什麼
之前聽說有人毒魚 很久了啦
蔡萬生
所以這一點不光是我們
澎湖縣政府也非常難堪
大家說是要趕快把證據找出來
但是問題這個東西大海茫茫
老實講你說大海撈針
就像我們常常講是大海撈針一樣
大海吞沒了答案,目前暫時無法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澎湖北海魚群大量死亡,但可以確定的是澎湖的海洋生態已經受到很大影響。記者熊其娟,彭耀祖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