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荷蘭150年社宅經驗 混合居住最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內政部和台北市公布大台北地區幾個社宅預定地,結果引發當地民眾很大的疑慮,其實就算是設置社宅行之有年的歐洲,也有不少國家有失敗的經驗,荷蘭城市住宅學者、尤根‧羅斯曼就指出,以荷蘭推動社宅150年的經驗來看,混合居住是比較成功的模式。 照片上是法國和德國的社會住宅,法國只讓低收入者申請,德國則是開放中收入者也可以入住,最後法國的社會住宅無法融入社區,被迫拆除,來自荷蘭的尤根‧羅斯曼教授指出,荷蘭的社會住宅也採用混居,對城市的發展有正面幫助 羅斯曼教授是歐洲知名的城市住宅學者,現任國際城市論壇主席,來自社會住宅發展已經有150年的荷蘭,尤根教授認為,以新加坡的公營住宅為例,由獨立的機構管理維修,政府監督住房市場,是社會住宅成功的例子。 荷蘭的社會住宅占全國住房市場34%,在歐洲是最高的比例,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將近一半的居民是租賃公營住宅,主辦單位認為,台灣的社會住宅比例不但偏低,民眾的疑慮也相當深,透過羅斯曼教授的分享及建議,可以提供台灣未來社會住宅政策的參考。 記者黃亦如郭俊麟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