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高市滯洪池只1座 難應付瞬間大雨(影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雨下得太大當然是天災,不過水退得太慢這到底是不是人禍?地方民眾議論紛紛。 而今天有學者指出在九年前的七一一水災過後高雄市政府委託成功大學進行調查,當時專家就建議要蓋六個滯洪池才能應付龐大的雨量,但是市政府到現在只蓋了一個,下大雨時根本來不及排水。 凡那比颱風導致高雄市淹大水,三民區本和里水淹一樓高,外界質疑,本和里因為地勢較低窪,為了延遲淹水而興建的滯洪池,在颱風當天到底發揮多大效用,為何高雄市這次還是大淹水? 台大教授李鴻源表示,根據資料,高雄市的滯洪池興建數量不足。 滯洪池,就像一個大型蓄水池,池邊上有一個開口,提供水流宣洩,池內則會保留部分水流,避免一下子大量流出時釀成災禍,達到調節洪水的功能。 九年前的七一一水災後,高雄市府曾委託成功大學研究,報告建議高雄市應該要增建六個滯洪池,但是當時的高雄市長謝長廷表示經費不足,只建了一個,是不是因此排洪不及導致淹水,高雄市長陳菊表示,會再檢討。 另外一個也是淹水情況相當嚴重的楠梓區,居民懷疑是海軍設置圍籬擋水,是造成淹大水的元凶,海軍左營後勤指揮部,出面解釋,當天適逢年度大潮,雨量過多,造成典寶溪、黑橋排水滿水溢流,當初興建圍籬並沒有破壞原有的排水系統。 高雄市在這次颱風中遭到重創,民眾財產損失慘重,這樣的天災有沒有人禍因素,大家都希望能趕快得到答案。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