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OLED潛力 廠商積極投入研發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現在有不少手機,和電玩,都用一種較新技術,就是用有機發光二極體做的顯示器,跟液晶比較,這種顯示器更適合在需要快速反應的電玩遊戲,清華大學這幾年也開發不少相關的材料,不過學者也說,這方面的技術,台灣已經遠遠差美國、日本、韓國至少5年以上。
薄型電視是目前市場的主流,如何做出更輕、更薄、畫質又更好的顯示器,各國都在積極研發,2008年底,SONY率先展出厚度只有三公厘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強調色彩鮮艷,11吋螢幕已經進入量產,會場也展出研發中的27吋螢幕。台灣從十多年前也投入OLED研發,看好OLED的未來潛力。
這十幾年來,台灣也自行開發出不少可以提高OLED發光效率的材料和元件,不過學者坦言,五年前台灣的技術還與美國、日本、韓國不相上下,但現在卻是遠遠落後。
鄭建鴻評估,OLED不僅可以用在顯示器上,在照明上也有很大的應用商機,雖然這五年來,不少廠商中途放棄,但他認為,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繼續努力,因為未來OLED將會取代液晶成為顯示器的主流。記者陳姝君張國樑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