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銀行手法多 五鬼搬運勝雷曼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連動債,不只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在香港類似的金融商品,迷你債券,也有超過四萬名投資人受害,他們也組成自救團體,透過行動,要求政府跟銀行,道歉與賠償,而且有了結果。帶您來了解,這場連動債風暴。
曾經在雷曼兄弟服務了七年,擔任過信貸部門高階主管的黃元山,看了我們帶過去的連動債商品DM說,台灣跟香港,這些在地的銀行,比雷曼更高招,做了一場零風險的大生意
這個銀行如果你自己去吃,可能有毒你就死了,這就是風險,如果你分銷你先拿了一筆錢,你的風險就等於是零,所以我們說這個是個零風險的利潤,其實比投資銀行更好,投資銀行發行還是有風險,因為它還在背後做對沖
和台灣的連動債不同的是,迷你債券的投資門檻更低,大約3萬港幣不到15萬台幣就能買。另外,香港由本地銀行代銷,23家銀行中有21家都有賣,殺傷力更嚴重,超過四萬人買了雷曼連動債,金額超過港幣兩百億。
(政府)他說很同情我們,好像一個商業糾紛一樣,很同情投資者,喔,我們就火大了,我不要你同情啊,這是你們政府監管不利,因為這種產品沒有道理賣給那些對象嘛
陳光譽發起的雷曼苦主大聯盟,不斷向香港政府喊話,終於讓香港立法會在上週通過,可以引用特權法,以類似美國國會聽證方式追究真相
因為如果達到特權法,很多銀行不能公佈的秘密都要公佈出來,對銀行非常不利,銀行的說法是,如果你真的要這樣做,和解就停止
香港投資人跟時間賽跑,以集體力量要求真相大白。回過頭來看台灣,投資人跟銀行打連動債官司到現在,都還沒有一件勝訴,政府甚麼時候,才能給投資人一點希望
記者 卓冠齊 李金龍 台北.香港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