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
-
澳航疫情期間非法解雇1800員工 當地法院判罰新台幣17億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讓不少航空公司業務受到影響,澳洲航空在這期間非法解雇1800名地勤人員,現在法院判決,澳航要罰款9000萬澳元,相當於新台幣17億6000萬元。
-
美疾管中心遭槍擊1警殉職 槍手疑不滿新冠疫苗
|全球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當地時間8日,在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附近發生槍擊案,造成槍手跟1名執法人員死亡。警方初步研判,嫌犯疑似認為自己罹患疾病,並將病因歸咎於新冠疫苗,於是把CDC當成攻擊目標。
-
美將停止22項mRNA疫苗研發 專家憂危及公共衛生安全
|全球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5日宣布,將會停止生物醫學研究部門的22項mRNA疫苗研發項目,並且對這個曾經協助結束新冠病毒疫情還救了數百萬人生命的技術,提出安全性疑慮。這引發了民眾抗議以及專家憂心,認為政府做出了危險的公共衛生決策。
-
10月起新冠疫苗不再全民免費 將優先提供10類高風險民眾
|生活疾管署宣布調整新冠疫苗施打政策,自今(2025)年秋冬起,公費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施打,改為優先提供給65歲以上十大類優先民眾,若有剩餘才會再開放全民施打,主要考量目前新冠確診以輕症為主,國際間的接種建議也多由「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族群導向」。
-
中部4歲女童腸病毒重症 7年首見伊科11型急性下肢無力
|生活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上週全國門急診就醫達6千多人次,已連續3週上升,還新增1例4歲女童腸病毒重症病例,也是7年來首見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併發急性下肢無力案例,所幸治療後已康復出院。另外新冠疫情還在高原期,上週新增重症117例、死亡39例,創今(2025)年單週死亡人數新高,立法院24日上午舉辦新冠疫苗接種活動,希望提升防疫韌性。
-
美衛生部長辭退疫苗委員會成員 專家指破壞公衛信任
|全球美國不久前爆發麻疹疫情,衛生部曾呼籲民眾打疫苗,不過美國衛生部長週一(9日)卻宣布,開除衛生部下的疫苗諮詢委員會裡的所有委員。有專家直言,這些委員都是政策和醫療方面的權威,解雇專家恐怕會讓民眾失去對政府的信任。
-
就診人數連9週上升後趨緩 新冠流行期估7月底結束
|生活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國新冠門急診就醫達7萬多人次,已提前在上週達高峰,研判因民眾自主戴口罩、打疫苗等措施,使得疫情快速收斂,預估這波流行期可能提早至7月底結束,整體新冠就診人次也下修為42萬人次。不過,上週仍新增166例重症、25例死亡,雙雙創今(2025)年單週新高,其中還有1名30多歲男性死亡,是今年最年輕死亡個案。
-
疫情夯懸煞買無快篩 邱泰源:袂赴補貨失禮
|國內疫情當咧夯懸!今仔日(5/29)早起,衛福部長邱泰源針對快篩試劑袂赴補貨,共民眾會失禮;也講這禮拜會當補貨60萬支,後禮拜會當補120萬支。另外,疾管署也講,目前公費的抗病毒藥物攏有夠額,也鼓勵逐家去注疫苗。(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邱泰源對新冠快篩鋪貨不及致歉 疾管署澄清不缺藥
|生活國內疫情升溫,從新冠藥物到家用快篩試劑都傳出缺貨,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9)日上午對鋪貨不及表示抱歉,他說因為生產鋪貨過程差了一兩天,但這週能夠鋪貨60萬劑,下週的鋪貨量將有120萬劑。疾管署則澄清,目前的公費抗病毒藥物庫存、配置與效期都充裕無虞,其中在第一線最常使用的口服藥物「倍拉維」,還有45萬多人份,沒有缺藥的狀況。
-
新冠疫情6月底上嚴重 超商4萬份快篩劑到位
|國內疫情咧夯懸,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是新冠疫情高峰,一禮拜感染人數會超過20萬人。食藥署長表示,今仔日(5/28)佇三大超商有補4萬份的快篩試劑,上緊一禮拜內就會當補甲夠。(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