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劃分法
-
因應新財劃法挹注地方增4165億 中央將舉債4000億元
|政治行政院今(21)日拍板「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新財劃法上路,明(2026)年中央分給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將大幅增加4165億元,中央財政會出現極大的缺口,將舉債4000億元。總預算也未納入明年「軍公教調薪3%案」,理由是因為面臨財劃法衝擊、對等關稅與普發1萬三項挑戰。
-
總統嗙在野靠勢立院過半 侵害部會憲法職權
|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去新竹,討論憲政體制。總統批評前到今,毋捌看過在野黨過半的立法院,通過的修法法案竟然予人判違憲,侵害政府的憲法職權。總統這寡話,隨引起在野黨批評。
-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3講 批在野侵犯部會憲法職權
|政治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今(29)日前往新竹市發表第3講,主題訂為「憲政體制」,批評在野黨過半的立法院,通過的修法法案卻被判決違憲,而且侵犯多個部會的《憲法》職權,史無前例。但一席話,再度引來在野炮轟。
-
要求地方自籌部分租金補貼經費 劉世芳:因應《財劃法》修法
|政治中央地方持續交鋒,內政部近日發函地方政府,針對明(2025)年「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要求地方自籌部分經費,引發部分地方政府反彈。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表示,2021年之前,中央、地方都是一起按財力負擔租金補貼,現階段因應新的《財劃法》就該重新考量負擔比例。
-
政院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 高雄遭刪51.9億六都最多
|政治總統賴清德520才喊話要邀請在野談話,但行政院宣布針對《財劃法》跟總預算案聲請釋憲。由於總預算被刪減也影響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刪減幅度大約25%,其中屏東縣減少52.5億排最多,六都則是高雄市51.9億最高。高雄市長陳其邁批評,立院刪總預算連帶影響地方財政,對人口老化的南部不公平;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認為,中央沒有跟地方商量,質疑中央有感受人民痛苦嗎?
-
宜蘭民代爭取提高生育津貼 縣府允明年至少2萬
|地方宜蘭縣生育津貼今(2025)年為每胎1萬8000元,另有2000元產檢補助,有民代認為與外縣市相比,宜蘭偏低希望能調高。縣政府社會處承諾因應物價調整,明(2026)年生育津貼會調高到2萬元以上,產檢補助至少調到3000元。
-
改善營養午餐資源、品質不均 《學校供餐法》將立法
|社福人權《學校供餐法》草案即將進入立法程序,希望改善各地供餐資源不足、品質不均、標準不一與專業人力短缺等問題,然而全國超過200萬名高中職以下學生在校用餐,最直接受影響的使用者「學生」卻始終沒能參與。今(10)日立委邀請學生代表表達意見,認為即便校內有營養午餐委員會,但學生幾乎無法接觸,也不清楚委員會的作用,形同虛設。
-
總預算、財劃法覆議案未通過 綠營:將提釋憲
|政治立法院今(12)日針對總預算及《財劃法》修正的覆議案進行表決,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下,雙雙否決了覆議案、維持立法院原決議。民進黨團表示已經做好釋憲準備;藍營則重申《財劃法》修法合理,沒有跟中央搶錢,不過就在上午質詢沒多久,場內、場外卻也爆發衝突。
-
財政分配大調整,中央與地方權責如何平衡?
|政治《財政收支劃分法》去年三讀通過修法,中央政府每年的非法定支出,將有28%必須轉移到地方政府。新法若順利上路,估計地方將多出3753億元的預算,但行政院及中央部會都疾呼,修法將破壞財政秩序、嚴重衝擊中央施政。到底財劃法修正了哪些內容?將影響到哪些施政項目?這些錢如何分配?
-
民主的試金石 立法院一周年風波觀察
|政治「這會期一定是史上朝野最對立的時代。」「我們要以戰止戰。」兩句話出自藍綠兩大黨的口中,凸顯「雙少數」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政治狀況。原本期待的民主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如今,2月1日新國會屆滿周年,獨立特派員觀察這一年來的立院風波,檢視台灣民主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