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係法
-
外媒報導美拒賴清德過境紐約 我總統府:暫無出訪規劃
|政治美中貿易談判之際,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的安排出現變卦。外媒報導,川普政府考量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不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原先傳出8月的過境安排因而推遲。目前為止,總統府維持近期的論調,表示賴清德目前沒有海外訪問的規畫;美國國務院則表示,不評論假設性的狀況。
-
美提名瓦爾茲任UN大使 重申一中政策挺台參與國際
|全球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核心幕僚瓦爾茲(Mike Waltz)5月被任命為駐聯合國大使後,在15日出席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當被問到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空間,瓦爾茲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
見前美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 賴清德:持續強化國防力量
|政治總統賴清德今(29)日接見由美軍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率領的國家亞洲研究局訪團。賴清德表示,在台灣關係法46週年時刻,感謝美國對台軍售,台美也能彼此經濟合作,促進台美關係更上一層樓。
-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團訪台 瑞克茲:助台灣強化自我防禦
|政治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團訪台,總統賴清德今(18)日親自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瑞克茲致詞表示,這次訪台傳遞安全、外交、經濟,美國會在這3個面向與台灣攜手合作,也會持續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賴總統表示,台灣國防預算會提升到GDP3%
-
華郵揭美國防部機密文件 優先嚇阻中國犯台
|全球中共持續對台文攻武嚇,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國防部機密文件曝光,顯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已經調整美軍戰略,把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強化美國本土防衛列為優先目標。而我國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新型戰機,首架機完成組裝及測試,美東時間28日舉行出廠典禮,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以及駐美代表俞大㵢都到場觀禮見證。
-
美跨黨派參議員攜手提案 為我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
|全球美國跨黨派參議員12日攜手提出《臺灣代表處法》,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將目前台灣駐美代表處「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且須連同美國政府內部文件一併進行更名。這部法案過去2度被提出都未能實施,但提案議員對本次法案過關更為樂觀,因為現任國務卿盧比歐剛好就曾參與2023年版提案。
-
路透:川普推外交改革 促美駐外使館做裁員準備
|政治美國在台協會AIT肩負美台交流任務,台北辦事處就有多達550名職員。不過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動外交改革,要求駐外使館做好裁員準備。《南華早報》指出,駐中國外交使節規模可能刪減10%。此外,AIT主席接替人選前AIT處長酈英傑被點名。外交部長林佳龍強調,酈英傑是台灣的好朋友,尊重美方人事安排。
-
美前總統卡特任內與台斷交 1979年簽署《台灣關係法》
|政治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辭世,而對台灣而言,最難忘的就是他任內決定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與中國建交,此決策對台灣造成重大衝擊。而當時在駐美大使館任職的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回想46年前,美方突襲式通知斷交的做法粗糙,更形容是自己派駐華府多年以來最冷的冬天。至於卡特在1979年簽署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程建人指出,當時是在台灣全力遊說,美國國會跨黨派強力支持下,才催生這部台美關係的重要方針。
-
美國前總統卡特辭世享壽百歲 任內為中國與中華民國斷交
|全球美國前總統卡特29日於喬治亞州家中辭世,享嵩壽100歲。卡特在今(2024)年10月1日慶祝百歲生日,成為美國史上第1位人瑞級前總統,創下紀錄。不過卡特在任期間,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並且因為伊朗人質危機,導致競選連任失利,但他也促成以色列和埃及進行談判並簽訂協議,並在2002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