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黨
-
戰時助英阿富汗人個資遭誤洩 英國防部致歉公布真相
|全球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後,大批曾在戰時協助英軍的阿富汗人,在安全的考量下申請移居英國。但這批名單2022年卻遭國防部一名官員不慎外洩,隔年8月大量申請者的個資又在臉書上散布。當時保守黨政府因應之道,是一方面向法院申請封口令,禁止媒體報導,另一方面秘密重新安置受影響的人。高等法院15日裁定解除封口令,執政的工黨隨即將事件完整公布,並揭露整個遷居計畫的成本,在55億至60億英鎊之間。
-
卡尼連任加拿大總理 矢言絕不屈服於川普威脅
|全球加拿大聯邦大選結果出爐,由自由黨的總理卡尼繼續執政。他在發表勝選感言時強調,美國總統川普屢次發表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州的言論,他絕對不會屈服。然而根據統計,自由黨的眾議院席次無法過半,只能組少數政府,必須與其他小黨協商才能維持執政。
-
加拿大選前最後衝刺 兩大黨民調差距僅4%
|全球加拿大在28日舉行大選,在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下台後,接任看守總理的卡尼(Mark Carney),因為在關稅戰當中採取「對抗川普」的姿態,成功挽回執政黨自由黨的頹勢,選前民調反而超前在野的保守黨;但是雙方差距只有4個百分點,勝負目前還很難說。
-
加拿大大選結果估29日出爐 新任總理可能人選?抗美成關鍵議題?
|全球在經歷川普上任、總理杜魯道請辭等一連串政治動盪後,加拿大將於當地時間28日提前舉行大選,預計結果將於台灣時間明(29)日中午左右出爐。此次加國大選共將選出343席國會議員,並由最大黨黨魁成為新一任總理,現任總理、自由黨領袖卡尼,與保守黨領袖博勵治被外界認為是新總理的2大人選。加拿大選舉如何進行?兩大黨各自提出哪些主張?對抗美國是否成為此次大選關鍵議題?
-
川普牽動加拿大大選熱度 提前投票首日即200萬人參與
|全球加拿大28日大選,提前投票18日開始進行,第一天就有200萬人完成投票,比上屆大選多了36%。這次大選,民眾要看的不僅是民生經濟,還要比比看哪個黨最有對抗川普關稅壓力的底氣。不過也有少數加拿大人支持成為美國第51州。
-
加拿大新總理解散國會 提前大選盼獲民意抗川普政府
|全球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23日宣布解散國會,訂當地時間4月28日舉行新一屆的國會大選。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與主權威脅的言論下,卡尼希望透過大選取得更廣大民意支持,作為對抗川普政府的後盾。另一方面,在川普揚言購買的風波下,美國副總統范斯的夫人烏莎范斯將在27日訪問格陵蘭。
-
對加墨汽車徵25%關稅 美國宣布推遲1個月
|全球在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強烈反彈下,川普政府5日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徵收的25%關稅,將給予汽車製造商1個月的寬限期。消息一出,連跌了兩天的美股主要指數反彈收紅。然而加拿大、墨西哥兩國對美國的反制措施,都沒有收手的跡象,墨西哥女總統薛恩鮑姆的民調支持率衝上了85%;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的支持率,更是逆轉了2021年以來的頹勢,首度領先競爭對手保守黨。
-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請辭 曾掌權近十載如今滿意度新低
|全球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宣布請辭,並提請延長國會休會到3月24日,預料復會後的第一要務,就是對自由黨政府舉行信任投票,如果無法過關,就提前舉行大選。杜魯道是加拿大主政最久的領導人,近2年居高不下的房價、物價、移民問題,以及他個人的私德爭議,施政滿意度創下新低。
-
加媒:杜魯道面臨黨內逼宮 恐辭總理及執政黨魁
|全球加拿大政局動盪,繼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辭職,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進行內閣部分改組後,他領導的自由黨黨內傳出要求黨魁辭職的聲浪。自由黨目前民調大幅落後在野的保守黨,面對美國下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揚言提高關稅引發貿易戰,加拿大2大報之一的《環球郵報》指出,杜魯道已經失去絕大多數黨內同僚的支持,最快當地時間6日,就可能宣布辭去黨魁與總理職務。
-
加拿大財長閃辭風波引黨內不滿 總理杜魯道面臨執政危機
|全球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還沒上任,就揚言對加拿大加徵關稅,結果導致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跟財政部長意見不合,對方閃電宣布請辭。這一場風波引發執政黨內部對杜魯道的不滿,反對黨也抓住這個機會,在國會痛批他失職、要求下台,杜魯道現在的地位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