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英共諜案檢方撤案引朝野論戰 檢察署:未將中國列威脅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司法單位2024年起訴兩名英國人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案子,在2025年9月由皇家檢察署撤銷告訴之後,在政壇餘波盪漾。在野的保守黨13日於國會質詢時,痛批工黨政府為討好北京當局,才阻撓司法程序導致本案撤告了事;但工黨從上到下則反過來指控保守黨,沒有在執政時堅持到底,才讓這起間諜案無疾而終。

13日的英國下議院砲聲隆隆,針對2024年起訴、2025年卻大轉彎撤告的間諜案,在野的保守黨痛批執政的工黨,一味討好中國,無視國家利益受損。

英國保守黨黨魁栢丹娜表示,「本案在延宕多時之後竟然撤告了事,就因為工黨政府拒絕提供關鍵資訊。這不是什麼小錯誤,也不是誤會,而是執政黨蓄意讓本案無法審理,藉此討好中共政權。」

執政黨則是強調,司法機關獨立決策,絕非行政部門所能左右。

英國內政部國安政務委員賈維斯說,「有關政府隱匿事證,使證人無法作證等等傳言,均與事實不符。」

這起引發中英兩國高度關注的間諜案,起因是兩名英國男子凱許以及貝瑞,被控在2021年到2023年期間,為中國蒐集攸關英國國安的機密資料,兩人在2024年4月遭檢方依「官方保密法案」起訴。但2025年9月,英國皇家檢察署突然決定撤告,理由是行政部門沒有正式指定中國是英國的國安威脅來源,而無法提供事證,導致本案難以繼續審理。

英國《金融時報》10月初的報導指出,有資深官員認為,施凱爾內閣刻意阻撓間諜案的調查,導致本案無疾而終。對此當時正出訪印度的施凱爾立刻予以駁斥,反控前任保守黨政府才應該負責。

英國首相施凱爾說,「本案的審理所依據的案情狀況,是在前任的保守黨政府任內發生。所以保守黨的立場,是本案能否繼續審理唯一的依據。」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則說,英國並沒有「正式指定某國為國安威脅」這樣的慣例,但有法界人士質疑,檢方即使沒有經過這一關,照樣可以把案子辦下去。BBC指出,工黨政府上任以來,中英兩國政府高層往來熱絡,部長級官員頻頻互訪,被指控為了加強經貿而討好中國,已經成為施凱爾內閣的頭疼問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