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
-
川普批中國採敵對貿易政策 宣布對中加徵100%關稅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在本(10)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藉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在韓國進行「會外會」。但川普卻在10日發文批評中國採取敵對貿易政策,更暗示沒有理由再與習近平會面。但面對媒體採訪,川普則是改口表示,沒有取消與習近平會談。
-
金融時報:台灣成俄輕油最大進口國 半導體供應鏈恐陷入威脅
|政治《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台灣今(2025)年上半年共自俄羅斯進口190萬噸輕油,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主要進口商則為台塑石化,其麥寮煉油廠即佔全台進口輕油總量96%。由於輕油是製造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關鍵原料,該報導分析,過度依賴俄國原料,可能讓半導體供應鏈暴露於地緣政治風險。
-
南韓8月汽車出口額創新高 二手車熱銷俄、中東
|全球美國對南韓汽車祭出25%的高額關稅,比日本與歐盟都還高,導致新車海外出貨連續下滑,不過,南韓的二手車出口卻以空前速度成長,今(2025)年上半年出口金額暴增7成,但賣到美國的比例很少,主要是因為俄羅斯、中亞跟中東需求很大,也帶動韓國8月汽車出口額,創下5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
南非政府請求協商 我今暫緩晶片管制出口
|政治南非政府片面公告,將我國在當地的兩個駐處更名以及降等,經濟部前(23)日公告,輸往南非的積體電路、晶片、記憶體等47項貨品,將要先經過經濟部核准,不過今日就宣布暫緩。外交部表示,因為我國駐南非代表處接獲南非政府協商請求,因此同意暫緩。另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再點名,有99%晶片都在台灣生產,對美風險高,經濟部長龔明鑫則強調,台灣產業強大絕不是風險。
-
反制南非降級台灣駐處 經濟部限制晶片等貨品出口
|政治南非政府今(2025)年7月片面公告將我國在當地的2個駐處更名以及降等,如今我方祭出反制措施,經濟部昨(23)日公告輸往南非的積體電路、晶片、記憶體等47項貨品要先經過經濟部核准,也就是將會限制出口,目前正在60天預告期,預計11月下旬正式實施。
-
台產品輸美關稅增幅3.7倍 韓逾46倍、日本7.42倍
|產經台股再刷新紀錄,今(22)日在權值股帶動下,終場大盤上漲302點,收在2萬5880點,再創新高;台積電成為大盤主力強勢上攻,也寫下1295元新天價。此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對美出口產品,在實施對等關稅前、後各國關稅增幅,發現南韓的關稅增幅超過46倍,日本7.24倍,台灣是3.7倍。不過有專家則提醒,有關半導體產業的232條款調查底定後,下一個衝擊的可能就是台灣。
-
採購美國農產品4年100億美元 農業部長赴美簽訂意向書
|產經美中貿易戰下,台灣出手採購美國黃豆,農業部長陳駿季17日在美國國會簽下採購意向書,要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金額比往年增加四分之一,包含被中國抵制的美國黃豆。陳駿季表示,採購美國黃豆有助於糧食安全,而100億的金額也是根據業界需求計算,期盼能助於台美關稅談判。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
-
國1五股出口連環車禍 4車追撞釀1死2傷
|社會今(17)日凌晨在國道1號南向五股出口發生嚴重的連環追撞事故,一輛小貨車駕駛疑似沒注意前方車流回堵,追撞上多台車輛,造成1死2傷;另外在花蓮北濱地下道也發生小貨車撞上前方砂石車車尾的事故,駕駛跟乘客一度受困。
-
經過22冬 今年臺灣人均GDP閣再領先南韓
|主計總處估算今年臺灣人平均GDP是美金3萬8066箍,明年可能有4萬1019箍。啊若韓國估算𪜶今年GDP是3萬7430箍,這是咱臺灣閬22年,閣再贏過南韓。上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臺灣半導體發展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