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
-
德、西等國轉向重新擁抱核能 小型反應爐SMR等新技術成關鍵
|政治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後,當時許多國家的核電計畫相繼喊停或縮減,而近幾年來隨著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激增、減碳壓力加上新式核能技術的發展,各國又開始重新評估核能價值。以往反核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等國紛紛轉向,31國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更承諾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容量增加到3倍。
-
童子賢批台電輕忽成本拖累產業 反核團體稱再生能源才是趨勢
|政治重啟核三公投23日將登場,正方代表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發電成本」批評台電領導人只為政治服務,拖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不過反核團體「台灣環保聯盟」則重申,再生能源才是世界趨勢、並非核電,正反雙方更為了「核廢」如何解決數度交鋒。而就在距離公投僅剩最後1週的同時,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也將在20日前往屏東考察,了解核三廠再繼續運轉的整備情形。
-
黃士修稱反核就是反美賣台 甘崇緯指節電可省一座核電廠
|政治核三公投將在8月23日舉行,中選會今(11)日舉行第3場說明會,正方代表黃士修強調,反核就是「反美、賣台、舔共」,全世界都已經重新擁抱核能,但是反核方卻只能在「核災」與「核廢」兩點跳針。反方代表甘崇緯表示,依照數據來看台灣並不缺電,根據經濟部的資料,光靠節電就能省下一座核電廠的整體電力。
-
彭啓明稱保留核能非官方立場 但核電廠延役成本高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去(2024)年曾公開表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行政院也表達對新的核能技術不排除,今(16)日環境部長彭啓明出席活動被問到相關問題,他表示,在總統府討論時,有聲音認為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應保留核能,但他也解釋這並非他或官方立場。
-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度開議 賴清德:能源議題是複雜多選題
|環境總統府新設立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下午召開首場會議,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成員包括贊成使用核能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以及持反核立場的環團代表,被形容是擁核與反核派正面交鋒。賴總統致詞時主動談到,能源議題不是簡單的反核、擁核是非題,而是複雜的多選題,強調非核家園入法是跨黨派共識,不是民進黨意識形態,不分朝野應把永續發展列為共同打拚目標。
-
核三1號機執照明屆期 台電強調依規降載停機除役
|生活核三廠1號機運轉執照將於7月27日到期,反核團體認為,立委提出核電延役修法,企圖放水核安,今(26)日公開呼籲核三廠要確實停機、除役,不要讓民眾承擔老舊核電的高風險。台電對此表示,將依照操作程序降載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核安會則強調,將持續監督核電廠運作安全。
-
反核佔領10週年 民團再赴立院抗議核電延役修法
|環境今(27)日是反核佔領忠孝西路行動、核四宣布停建10周年,下午3時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在立法院前聚集,抗議近期在野黨立委提出核電延役修法、試圖重啟核電。相關團體呼籲在野黨團放棄對核電的幻想、民進黨政府也應堅守立場。
-
藍委擬修法讓核電廠延役 反核團體強調風險應做地質調查
|環境國民黨立委多次宣示打算推動修法,讓核電廠延役的申請不受時間限制,26日上午再度舉行記者會,前核四廠長王伯輝直指,如果核三廠停止運轉,台灣馬上缺電;而擁核團體則認為,不使用核電,台灣難以達成淨零。不過同時間也有反核團體舉行記者會,表示要重啟國內的核電廠要用最新標準做地質調查,要花時間,無法馬上銜接發電。
-
反修法延役核電廠 環團:台灣地震多不適合
|環境國民黨成為新國會的最大黨,昨(23)日拋出要推動修法,不再設定核電廠延役的申請期限,國內多個環團上午舉行新書發表會時表示,就算修法拿掉5年前提出申請的期限,也不代表老舊核電廠就可以馬上延役,並認為台灣多地震不適合使用核電。
-
藍白選前表態支持核電 國會席次總合已過半
|生活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大選前皆表態支持核電,選後2黨的立委席次加起來在國會過半,是否會聯手推動修法讓核電廠延役,值得觀察。昨(16)日台電在記者會上表示,將來會遵守國會的決定,對此北海岸反核團體持續堅持反核立場,而核三廠所在的恆春鎮,鎮長則說7、8成民意,支持在安全的前提下延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