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
-
立陶宛維爾紐斯7項評比指標佳 獲選2025歐洲綠色首都
|全球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城市林地的比例超過60%,空氣品質、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先天就具有良好的條件,再加上政府與民間共同在永續、環境保護以及減緩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讓他們獲得了「2025年歐洲綠色首都」的榮耀。
-
立陶宛教導學童操作無人機 培養國家未來軍事人才
|全球俄烏戰爭開啟了無人機攻擊戰術,因此東歐各國紛紛提高警覺。7月底遭到2架俄國無人機闖入的立陶宛開始教導學童學習操作無人機,提早培育未來軍隊需要的無人機專才;而隨著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都傳出遭無人機攻擊,拉脫維亞總統呼籲北約儘快發展反無人機防禦系統,以補強北約的歐洲東翼安全防護計畫。
-
立陶宛聯合政府擬納親俄政黨 群眾發起「羞恥日」抗議
|全球立陶宛國會26日投票贊成社會民主黨籍、擔任社會安全與勞動部長的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出任新總理,她是44歲政壇新秀,去(2024)年才入閣。不過投票之際,數千人在國會外抗議,對她打算將親俄的政黨納入聯合政府表達不滿。
-
暖化衝擊海豹育幼 救援回歸海洋卻難覓食
|全球立陶宛的保育人員今(2025)年3月在岸邊救起9隻奄奄一息的小海豹,還帶回機構教導牠們如何在大自然獨立生存。隨後保育人員將這些小海豹野放回波羅的海,只是在這片海域小海豹們得面臨主食幾乎已被破壞殆盡的挑戰。
-
「小國不畏懼威脅」 蔡英文立陶宛演說籲共同堅守民主
|政治近期出訪歐洲的前總統蔡英文,12日赴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發表演說,點出台灣與立陶宛人民皆經歷威權壓迫歷史,因此更理解自由民主並非理所當然,如今民主國家正面臨威權國家聯合擴張的挑戰,像是台灣正面臨歷來最多的網路攻擊;波羅地海夥伴的關鍵海纜也遭破壞。蔡英文強調,我們或許是小國,卻絕不因威脅而畏懼,共同價值將使民主夥伴更加團結。
-
蔡英文抵達立陶宛 參訪台立合作農業科技公司
|政治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已抵達首站立陶宛,參訪由台立合作的新創農業科技公司,克服氣候因素,每日蔬菜產量可達1000公斤,見證台立合作的重大成果。此外,蔡英文也在交流晚宴致詞感謝立陶宛友台議員堅定挺台。
-
蔡英文啟程訪歐 將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
|全球前總統蔡英文昨(9)日晚間啟程出訪立陶宛及丹麥,預計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並發表演說。她表示,此行目的希望傳達台灣會繼續與民主盟友合作,共同確保區域安全穩定,更重要的是向國際分享台灣民眾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及對守護家園的堅定。
-
4美軍立陶宛軍演期間失蹤 確認裝甲車墜沼澤3死1失蹤
|全球4位美軍士兵上週在波羅地海國家立陶宛進行軍事演習時失蹤。經過一週的搜救,目前已經在一片沼澤裡發現了他們當時駕駛的裝甲車和3位士兵的屍體,另一位仍然失蹤。目前還在搜尋當中。
-
立陶宛設歐洲首座「台灣」代表處 成立後遭中施壓挑戰不斷
|政治在2021年成立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代表處。不過成立以來遇到更名風波不斷,立陶宛總統、總理都曾經點出對名稱的疑慮,中國也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而我國政府也積極展開與立陶宛的多項合作,以期建立韌性關係。
-
歐洲峰會決議組自願聯盟 英法將合作推動和平協議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白宮激烈對話後,為烏克蘭和平的前景增添變數。但歐洲多位領導人週日齊聚倫敦高喊團結,英法將合作推動和平協議,歐洲也將組成自願聯盟來確保烏克蘭的持久和平,會場外也聚集大批支持烏克蘭的群眾。波蘭總理推文表示,歐洲已經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