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翼
-
日參政黨崛起重日本人優先 學者:二戰前右翼思想已種下
|全球日本今(2025)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讓原本默默無名、打著「日本人優先」口號的在野政黨「參政黨」,一躍成為選戰最大黑馬,奪下14席,這也反映日本民眾對執政黨自民黨的不滿,凸顯出右翼勢力再度抬頭。有學者分析,日本右翼主義其實歷史悠久,早在二戰前,就已埋下根基。
-
控以色列內閣2極右翼部長煽動暴力 英、加等5國聯手實施制裁
|全球英國、加拿大等5國週二發布聯合聲明,指控以色列2名極右翼部長屢次煽動約旦河西岸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為,將對2人實施旅行禁令,並凍結在該國的資產。對此以色列外交部長表示,英加等5國的制裁行動令人憤慨,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譴責英國等5國的行為,批評這項決定無助加薩停火,要求撤銷制裁。
-
法國民聯盟辦極右翼大集會 部分民眾表態反對場外示威
|全球法國政黨國民聯盟舉行了1場極右翼大集會,不只有大量民眾到場支持,也邀請了各國極右翼的政治人物站台。外界解讀,這場像是造勢活動的集會,可能是為了2027年總統大選鋪路。
-
應對俄國威脅強化軍備 波蘭國防支出占GDP的4.7%
|全球波蘭是半總統制國家,總理握有實權,但總統擁有否決權,政治影響不容忽視。在5月中旬總統大選首輪,親歐中間派與民族主義保守派得票率不相上下;6月1日的第2輪,極右派動向至關重要。而身為北約東翼要角,波蘭近來面對俄羅斯威脅,除了加速軍備,也評估全民皆兵的可能性。
-
18日歐洲多國同時舉行大選 羅馬尼亞親歐盟派達恩勝選
|全球過去的這個週日(18日),歐洲政壇相當熱鬧,有好幾個國家都舉行了攸關未來的大選。先是曾受到俄國嚴重滲透的羅馬尼亞,在第2輪總統大選中,選民已經將國家的未來託付給親歐盟和北約的候選人。而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接壤的波蘭,第1輪總統大選沒人過半,未來的第2輪大選得靠極右翼支持。同樣面臨極右勢力堀起,伊比利半島上的葡萄牙執政黨國會大選,又再次面臨沒有過半的窘境。
-
德查禁極右翼組織德意志王國 4嫌涉謀武力政變遭逮
|全球德國13日宣布查禁極右翼組織「德意志王國」,並逮捕自稱為「國王」的嫌犯跟3名高階「臣子」,他們涉嫌謀劃用武力推翻德國政府、破壞《憲法》,自行建立另類國家,同時以反猶太陰謀論作為權力根據。
-
羅馬尼亞總統重選 首輪投票極右派仍領先
|全球東南歐國家羅馬尼亞5個月前曾舉行過一場總統大選,當時一名極右派候選人大爆冷門勝出。但這個選舉結果後來遭法院裁定無效,因為認定背後有俄羅斯勢力干預。昨(4)日羅馬尼亞重新舉行大選,極右派陣營再推出另一名候選人,38歲的西米昂又再度拿下40.6%高票,不過因為沒有過半,所以西米昂要與第2高票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將在5月18日的第2輪選舉中一較高下。
-
德準總理梅爾茨完成組閣 極右另類選擇黨未進入協商
|全球德國準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宣布完成組閣談判,將會由中間偏右的基民盟、基社盟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共同組成「黑紅聯盟」。而面對經濟疲軟、國防威脅升高與川普(Donald Trump)造成的不確定性,梅爾茨表示德國已經走上正軌,可以面對各種挑戰。
-
德國大選出口民調保守派獲勝 極右翼創得票新高成第2大黨
|全球德國去(2024)年解散國會,昨(23)日提前舉行大選,出口民調顯示,保守派基民盟推翻目前執政的中左派社會民主黨勝出,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得票則翻倍,不僅成為德國第2大黨,也創下自二戰以來最高的得票率。
-
奧地利街頭隨機砍人釀1死5傷 當局研判犯嫌與伊斯蘭國有關
|全球奧地利官員16日針對街頭隨機砍人造成1死5傷事件表示,兇嫌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有關聯,而且可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透過網路資訊受到啟發而變得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