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職權
-
大法官人事7/25表決 傅崐萁指「死刑」為必考題
|政治延宕多時的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人事同意權案」,7月25日將在立院進行記名投票表決,今(27)日下午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率大法官被提名人,先後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和國民黨團尋求支持。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死刑」絕對是國會詢答的必考題,7名大法官必須要有明確立場。
-
國會朝小野大重要議案陷對立 卓揆7度提覆議皆失敗告終
|政治總統賴清德上任1年,因為國會朝小野大加上朝野對立氣氛濃厚,包含總預算案、大法官人事案及一些高度政治性法案,都陷入朝野對抗。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7度提覆議都失敗,還自嘲是最會覆議的院長。內政推不動,進而衍生史上首見的大罷免潮,藍綠立委都有被提案罷免,不過罷免真的能改變國會生態嗎?學者憂心,罷免是仇恨動員,建議朝野領袖協商緩解對立,回歸理性討論。
-
民進黨團遞狀釋憲總預算、財劃法 國民黨批讓大法官捲政治紛爭
|政治行政院日前提出中央政府總預算及《財劃法》覆議案,但都被立法院否決。而民進黨立院黨團今(15)日正式向憲法法庭遞狀,對總預算及《財劃法》修正案聲請釋憲。行政院也表示,會在相關行政作業完成後儘速聲請釋憲。
-
憲法法庭仍有447件未結案件 大法官人事卡關恐遭擱置
|政治統計到昨(23)日,憲法法庭還有447件未結案件,扛起審查重任的大法官負責維護憲政秩序,職責包含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命令、政黨違憲解散,以及總統、副總統彈劾案等等,當人民權益受到侵害,更作為重要的救濟管道。但大法官人被提名人全部都沒通過,加上《憲法訴訟法》已經三讀修正通過,司法院回應,如果大法官的人數不足,恐怕將來導致無法評議,並且做出判決。
-
憲法法庭運作受限制 到今猶有447件未結案
|統計到昨昏,憲法法庭有447案猶未結案。毋過大法官人被提名人,今仔日7个人攏無通過。而且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已經三讀通過,規定憲法法庭裁判上無愛有10个大法官參加,目前大法官干焦賰8个,人數無夠,憲法法庭恐驚暫時擋恬,無法度做出判決。(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憲法法庭判遺贈稅法部分違憲 應2年內修法
|生活現任的12位大法官,有7位將在月底卸任,繼上週五(10月28日)做出外界關注的「國會職權法案」的釋憲宣判後,今(28)日則做出任期內,最後2起釋憲案宣判。其中,擬制「遺產課稅」案,聲請人主張,因為《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有疑慮,導致孩子繼承1500萬元,負擔的遺產稅卻高達5700萬元。憲法法庭今日判決《遺產及贈與稅法》的相關規定部分違憲,應該2年內修法。
-
一週大事/國會職權修法釋憲結果出爐 中信兄弟封王(2024.10.21-10.27)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國會職權修法釋憲結果出爐、京華城案北檢聲請延押柯文哲等人、國定假日增訂提案、北市幼兒園性侵案追加起訴、中職台灣大賽中信兄弟封王、2024金磚國家峰會、台灣同志遊行。
-
國會職權法案 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違憲
|外界關注的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憲法法庭今仔日(25)宣判,總統國情報告內面的「定期報告」、「隨問隨回答」,判決違憲,而且,藐視國會罪也是違憲;抑若,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佮國會聽證權,部份違憲。另外,針對反質詢,憲法法庭判決指出,用問問題來回答問題和理清質詢的問題,無構成反質詢,有條件合憲;罰則的部份,是違憲的。(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憲法法庭判總統即問即答等違憲 國會調查權等部分合憲
|政治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憲法法庭今(25)日宣判,總統國情報告中的「定期報告、即問即答」,判決違憲,刑法141之1條的藐視國會罪也是宣判違憲;另外,包含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則是部分違憲。至於在反質詢定義上,憲法法庭指出,以問答問和釐清質詢問題,不構成反質詢,但是針對規定不得拒絕提供資料和缺席,以及罰則的部分則是違憲。
-
國會職權法案釋憲判部分違憲 在野同聲批評、政院尊重
|政治國會職權修法憲法法庭判決出爐,部分違憲、部分合憲。在野黨同聲批評,民眾黨直言,這會讓國會的調查權徹底空洞化,也給了所有行政官員免死金牌;國民黨則批評,憲法法庭護航執政黨逃避監督;民進黨團則表示,很遺憾看到藍白持續政治操作攻擊,這是國家的不幸。行政院和監察院則發聲明表示尊重,將配合判決內容行使憲法職權,共同維護憲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