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
燕子口崩山湖引流成功 今水位恢復原底懸度
|燕子口崩山湖今日 (10/29) 引流成功,規个攏崩落來。林保署表示,因為攏有咧注意,水尾的人攏真平安;也感謝營造公司和團隊,用上少的時間和經費解決問題。抑若夆淹去的台8線磅空和魯丹橋,公路局有去清理,今仔下晡5點已經開放,恢復天祥到太魯閣口逐工5个時段管制放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 壩體潰決水位下降
|生活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經過連日降挖、引流,終於在今(29)日午後,隨著壩體幾乎完全潰決,堰塞湖的水位也下降到了原本河道的高度。林保署指出,因為防範得宜,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也都平安,而遭溢淹的台8線靳珩隧道以及魯丹橋,公路局進場清理後,在今日傍晚5時,恢復天祥至太魯閣口,每天5個時段的管制放行。
-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開挖引流 發細胞簡訊示警勿靠近河道
|地方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壩體降挖工程,今(26)日早上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由於沿線溪床水位可能因此抬升,林保署發出細胞簡訊示警,警方也出動廣播宣導,提醒民眾不要靠近河道。而林保署下午觀察,降壩引流工程已有成效,讓堰塞湖水位緩降,魯丹橋的橋面積水也有退縮。
-
協調所、志工退場 花蓮縣招臨時工、一點鐘190
|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做大水到今滿一個月,去到花蓮光復支援的志工也慢慢仔退場。花蓮縣長徐榛蔚宣佈,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欲揣做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一個月上濟做150點鐘,一點鐘工錢190箍;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和搬物資。(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徵天災臨時工 時薪190元為期3個月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1個月後,全國各地到光復鄉幫忙的志工陸續退場,而花蓮縣長徐榛蔚宣布,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將招募為期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每月最高工時150小時、時薪190元,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與物資搬運,希望讓受災及失業民眾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能重拾穩定的生活。
-
燕子口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啟動壩體導流降低蓄水量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自17日形成已將近1週,農業部今(23)日宣布,經監測確認壩體滲流穩定,因此解除紅色警戒。根據成大防災團隊建立的警戒發布機制,若預測雨量達與水位達標,就會再度發布紅、黃色警戒。林保署指出,台8線靳珩隧道、魯丹橋部分路段仍封閉,堰塞湖後續將進行壩體降挖與導流工程降低蓄水量。
-
燕子口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啟動壩體導流降低蓄水量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自17日形成已將近1週,農業部今(23)日宣布,經監測確認壩體滲流穩定,因此解除紅色警戒。根據成大防災團隊建立的警戒發布機制,若預測雨量達與水位達標,就會再度發布紅、黃色警戒。林保署指出,台8線靳珩隧道、魯丹橋部分路段仍封閉,堰塞湖後續將進行壩體降挖與導流工程降低蓄水量。
-
燕子口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將分階段降挖壩體
|地方除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降為常態警戒,立霧溪的「燕子口堰塞湖」,依農業部監測報告,也顯示沒有明顯變化,在下午解除警戒,廠商機具也正進行降挖壩體與引流工程。而經過專業團隊評估,災害應變中心在今(23)日正式撤除為期33天的設立,也是近25年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