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決
-
川普「大而美法案」表決過關 未來10年將減稅逾4兆美元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稅收及支出法案,3日在眾議院以218票比214票過關。未來10年高達4兆5億美元的減稅規模,川普盛讚將如「火箭飛船」般推升美國經濟。而大幅縮減聯邦醫補、糧食券計畫以及綠能稅務優惠,遭少數黨領袖傑佛瑞斯抨擊將嚴重傷害貧苦大眾。為了拖延投票,傑佛瑞斯還發表了8小時又45分鐘的演說,創下新高紀錄。
-
朝野鬥爭不斷升溫,政治對立撕裂南韓社會!【獨立特派員】
|政治2024年底,南韓政局劇變,一場突如其來的戒嚴令,不僅癱瘓國會,更引爆一連串政治對立與社會對抗。從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到憲法法院罷免其職務,再到2025年總統大選,南韓歷經一場憲政與民主的極限考驗。這場風暴揭示出的,是假訊息蔓延、政治對話失靈與社會情緒極化等深層問題。
-
賴清德稱台灣無人參與制憲 總統府:指代表非普選產生
|政治總統賴清德昨(29)日進行的團結國家第3講,更提及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強調當時台灣並沒有派人參與制憲,不過這番論述引發爭議。國民黨批評是總統搞錯歷史事實;民眾黨則砲轟賴清德對《憲法》理解錯誤到連民進黨內部都看不下去。不過總統府回應,總統賴清德原意是指當年制憲代表沒有經過台灣人民普選產生,直到前後7次修憲台灣人民才成為修憲的主體。
-
大法官人事7/25表決 傅崐萁指「死刑」為必考題
|政治延宕多時的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人事同意權案」,7月25日將在立院進行記名投票表決,今(27)日下午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率大法官被提名人,先後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和國民黨團尋求支持。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死刑」絕對是國會詢答的必考題,7名大法官必須要有明確立場。
-
美眾院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 支持我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政治美國聯邦眾議院在美東時間23日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內容要求美國行政部門運用話語權及表決權,大力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法案提案人之一、共和黨籍的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指出,中國可能透過提高關稅、放空股市等方式,破壞台灣金融穩定;而加入IMF,台灣可獲得強化金融韌性,與抵禦中國經濟脅迫的資源。
-
未能在送件期限前表決通過 藍反戒嚴公投確定趕不及8/23投票
|政治國民黨日前提出反廢死、反戒嚴2公投案,其中反廢死公投案已在立院表決通過,但國民黨團今(23)日表示,因民進黨團杯葛審查,導致反戒嚴公投及民眾黨團提出的「移轉投票公投」,皆未能在法定最後送件日前於立院通過,確定無法在8月23日交付公投。民進黨團對此回應,稱藍營顯然是知道反戒嚴公投毫無社會正當性,才會丟包自己的公投提案。
-
立院通過延長會期2個月 是「史上最長」嗎?朝野各自主張為何?
|政治立法院昨(20)日表決通過本會期延長2個月決議,將法定休會日期從原本的5月底延至7月31日,再次引發執政黨與在野黨衝突,有綠委宣稱,這將是立院史上最長的一次延長會期。本次延會朝野雙方各自主張為何?一口氣延長2個月是「史上最長」延會嗎?過去是否曾有類似先例?另一種在休會期間召開的「臨時會」又是怎麼規定?
-
藍白拚《核管法》三讀推核三延役 綠營稱未見最終條文批草率修法
|環境核三廠2號機17日將停機除役,在野黨日前提案修法要讓核三廠延役,預計今(13)日在院會中審議《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的修正案,延長核電廠服役年限以及放寬重啟條件。藍白達成協議,推出延役期限最終版訂為20年,希望今日能完成審議;綠營則是批評是草率修法。
-
《核管法》朝野協商破局 立院13日進行表決
|政治核三廠二號機17日依法停機除役,針對外界缺電風險擔憂,在野立委力促修法,讓核電廠使用年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立法院今(12)日下午朝野協商破局,最終草案送院會處理,明(13)日將進行表決大戰。
-
《憲訴法》說明會交鋒逾2小時 綠主張程序有瑕疵、藍白不認同
|政治民進黨團不滿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去(2024)年在立院聯手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因此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今(12)日舉行說明會,會中三讀立法程序有沒有瑕疵成為攻防重心,兩方言辭交鋒超過2個小時,各持己見。而憲法法庭審判長謝銘洋重申,本件尚未受理,只是先以說明會形式了解當時通過修正案的立法過程,以確認有無受理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