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
-
一週大事/核三重啟公投未過 北宜高鐵過環評(2025.8.18-8.24)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7遭罷藍委全守住立委席次、行政院通過明年度總預算、3首長同日請辭、北宜高鐵計畫環評通過、美烏白宮會面討論烏俄戰爭、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
-
俄烏戰事逾3年 催生烏新創軍武公司研發無人機
|全球烏克蘭在這次烏俄戰爭中展現韌性,甚至發展出無人機產業,一家軍武新創公司製造出一款可以飛行1600公里的無人機,已經多次為烏方的軍事行動提供武器。在戰爭爆發後當地成立的軍武企業估計有幾百家,號稱已經建立烏克蘭軍火業的矽谷。
-
國軍將增購近5萬架無人機 規劃轉列耗材或彈藥
|政治無人機的戰術戰法成為現代戰爭的要角,國防部明(2026)年開始,也預計採購將近5萬架無人機,來強化不對稱戰力。而陸軍司令部也證實,為了實際需求,規劃把無人機轉列為耗材或彈藥。學者肯定相關作法是正確方向,可以讓部隊敢於使用,也能讓採購流程更彈性迅速。
-
非核後7成用電靠火力 當低碳成為全球供應鏈門檻 台灣能源下一步?
|環境5月17日台灣停止使用核電,之後我們的電力都從哪來?根據台電5月中旬的資料統計,最後的3%核電停止後,火力發電占76%,但排碳量高,也有空污;第二名是再生能源19%,也是成本最貴的,這樣的發電比例,適合嗎?台灣能源的下一步怎麼走?
-
烏俄戰爭3年來首見民眾示威 烏國民眾批澤倫斯基限縮反貪
|全球烏克蘭首都基輔跟其他城市,有上千人走上街頭,抗議總統澤倫斯基簽署削弱反貪腐獨立機構自主權的法案,這兩個反貪機構正在調查澤倫斯基親信的貪腐案。澤倫斯基強調,簽署法案是為了反制俄國情報單位滲透,而這場示威,也是俄烏戰爭爆發3年半以來,烏克蘭首次出現大規模的反政府行動。
-
李在明贏得南韓總統大選,內政外交怎麼走?【獨立特派員】
|政治今年6月3日,南韓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由共同民主黨推派的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大選。南韓戒嚴事件引發的政治動盪暫時落幕,不過新政府的挑戰才正要開始。李在明對內如何挽救經濟,團結國家;對外如何平衡美中關係,與北韓展開對話,考驗著他與執政團對的智慧。
-
7月「國家團結月」 各縣市配合漢光做防空演習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共今年7月定做「國家團結月」,除了漢光演習以外,各縣市也會配合演練。另外,內政部也欲發佈新的「防空避難指引」,教民眾咧走空襲的時,按怎就地保護家己。(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新防空避難指引著重就地自保 借鑑烏克蘭、以色列經驗
|政治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26)日舉行第4次會議,定錨7月為「國家團結月」,除了漢光41號演習登場外,各縣市也會搭配進行城鎮韌性防空演習。而內政部也將發布新版的防空避難指引,內容借鑑烏克蘭與以色列經驗,重點放在空襲警報響起時,無法及時進入避難所的民眾該如何就地自保。
-
美要求盟國軍費提高至GDP5% 石破茂:日本自行判斷
|全球對於美國要求盟友把國防支出拉高到GDP5%的標準,北約秘書長表示,成員國已經接受。不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週一(23日)召開記者會,重申國防預算不應該拘泥在GDP的的比例,日本會自行判斷必要的軍費支出。
-
川普提G7重納俄羅斯 稱不介意中國加入變G9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應中東情勢決定提早離開G7峰會前,語出驚人表示,11年前讓俄羅斯退出是一大錯誤,以致於俄羅斯不再與西方世界領袖對話,並進一步引發俄烏戰爭。川普認為,應該讓俄羅斯和中國都加入工業國集團,讓G7成為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