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
-
全球「退而不休」新趨勢 瑞典65歲長者投身DJ行業
|全球醫療進步與養生觀念提升,讓現代人即使年紀漸長依舊能保持健康、延續職場能量。越來越多長者過了退休年齡仍選擇繼續工作,開創精彩的第二人生。以日本為例,2024年65歲以上持續就業人口高達930萬人,就業率25.7%,再創新高。富比世也歸納出6種退休後工作模式,提醒民眾從中年開始,就要為「退而不休」的新人生,提前準備。
-
內政部將推虛坪改革 公設比有望降5%
|生活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將規劃修正建築技術規則以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改革重點包含將一般電梯納入免計容積空間、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還有將停車位和車道調整為專有,沒買車位的人,將不用再負擔車道面積,預期透過改革,能將公設比下降5%。修正的建技規則,預計最快明(2026)年1月上路。
-
高齡世代翻轉晚年想像 台中長者走訪社區分享技藝
|社福人權台灣高齡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平均每5人就有一位長者,但「老」是否只能等於被照顧?在台中一群銀髮生活達人,正以自身智慧和技藝翻轉社會對老年的想像。
-
長照3.0明年上路 民團指缺床問題難解
|社福人權長照3.0明(2026)年上路,將強化中重度照顧,規劃充實晚間照顧及夜間緊急服務量能。有民間團體直言,隨著高齡者越來越多,缺床問題可能更難解。目前全台住宿型機構統計約11萬張床位,衛福部推估與需求相比,仍差近9000床。
-
北市與學校自2017推青銀共居 現僅剩3學生遭質疑政策停擺
|生活截至今(2025)年7月,台北市65歲以上長者達到58萬人,超高齡社會來臨,而台北市政府2017年和文化大學合作,在陽明老人公寓推動「青銀共居」政策,每學期招收最多8名學生,每月租金僅3000元。但至今處於試辦狀態,且目前只有3名學生居住中,也被質疑「青銀共居」政策形同停擺。
-
2024年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 台北最長壽83.4歲
|社會內政部公布最新國人平均壽命,去(2024)年平均壽命是80.77歲,比前一年增加0.54歲,其中男性77.42歲、女性84.3歲,進一步分析各縣市平均壽命,以台北市83.4歲最為長壽,台東縣75.97歲則是最低。
-
亞東醫院微創瓣膜中心 開心手術今年破萬例
|生活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心臟疾病是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第2位,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新北市亞東醫院成立全國首個結合心臟內外科的「微創瓣膜中心」,更在今(2025)年5月達成開心手術突破1萬例的里程碑,上午院方舉行記者會、還邀請開心病友回娘家。
-
-
南韓人口普查略增3萬人 65歲以上長者人數首度突破千萬大關
|全球韓國最新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去(2024)年南韓總人口有5180.6萬人,與前一年相比略增3萬人,但卻是靠著外來人口大幅增加才維持正成長。此外,南韓65歲以上人口數也首度突破千萬人大關,單人家庭戶也超過800萬戶,反映出南韓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日漸上升的獨居趨勢。
-
我的監護人是政府!深入解析成年監護制度【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有一些特殊狀況,成年者也有被監護的需要。最常見的是心智及精神障礙者,或是高齡失智者,因為缺乏判斷及理解能力,所以即使成年,也會透過法院的監護宣告,讓父母或親屬繼續行使監護權利。不過近幾年,因為人口結構的改變,由公部門當監護人的狀況卻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