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
-
中國推動金門經濟融合 欲建立「事實上的治權」
|台語新聞中國決議講,欲來加強推動「兩岸關係、推進統一」。中國敢會對金門利用經濟來建立管轄權?這引起關注。學者分析,尤其中國想欲佇金門、廈門中間起「跨海大橋」,而且明 (2026) 年閣欲啟用廈門翔安機場,咱臺灣著愛堅持主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共十五五規劃涉台 強調推進統一
|兩岸中共明(2026)年將正式啟動十五五規劃,中共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建議在涉台表述方面,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統一。中國是否從加深與金門經濟融合,試圖建立事實上的管轄權也引起關注。陸委會強調,金門的管轄權跟主權是屬於中華民國。有學者分析,中方想蓋的金廈跨海大橋、明年要啟用廈門翔安機場,都是中方希望透過促融勾勒管轄權事實的一環,建議台灣要堅持主權。
-
中共國安部起底台獨網軍 稱鎖定3名資通電軍現役軍人
|中共國安部今(23)日發布1篇標題為「起底台獨網軍匿名者64」的文章,提出該組織並非普通駭客、而是台灣資通電軍所屬的單位,更聲稱鎖定3名資通電軍現役軍人、公布姓名與照片,成為中共6月發布「懲治台獨22條意見」以來,第1批遭中共「立案偵查」的國人。不過軍方反駁,中方指控內容並非事實。
-
國台辦設「懲治台獨專欄」 蕭美琴等10人被點名
|兩岸中國國台辦官網增加「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專題欄目,把副總統蕭美琴等10人列入,還提供舉報信箱。也在名單內的前立委陳椒華回擊,不怕中共幫派式的恐嚇;陸委會則批評,這樣的舉措是製造更多兩岸交流的障礙。學者分析,這是中共對台法律戰的延伸,正在試圖構建什麼是屬於「台獨行為」的要件。
-
第三次針對國會社運 青鳥行動的時代意義
|政治這次國會改革法案,不只引起政治動盪,還引發全台串聯的青鳥行動,5月24日跟5月28日分別有10萬人跟7萬人參與,成為台灣歷史上,繼野百合運動、太陽花運動後,針對國會的第三起大型的社會運動。
-
中國嚴懲台獨最重判死刑 賴清德:中無權制裁台灣人民
|兩岸中國日前大動作發布懲治台獨法,掀起議論,總統賴清德今(24)日回應,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中國沒有任何權力制裁台灣人民,呼籲中國與台灣民選的合法政府交流對話,否則兩岸關係只會愈來愈疏遠。學者分析這是中共「以法恫台」的威迫手法;美方也加大挺台力道,美國在台協會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包括參與世衛組織與國際民航組織。
-
中國駐美大使赴哈佛演講 台灣學生舉說謊布條當面抗議
|兩岸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日前在哈佛大學演講時,遭到來自台灣、西藏的學生抗議,流程一度中斷。學生批評中國剝奪香港民主自由,對西藏、維吾爾族遂行種族滅絕,沒有資格到哈佛演說。而謝鋒的講稿重點,正好就是呼籲美方不要在台灣、香港、新疆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我外交部對此回應,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台海議題絕非是中國片面宣稱的內政問題。
-
傳馬習二會4/8北京登場 國台辦未證實僅表態歡迎
|兩岸前總統馬英九4月將再度訪問中國,傳出馬習二會可望在4月8日登場。對此,國台辦沒有證實,但說會妥善做好活動安排,歡迎馬英九率團來訪。馬辦則強調,行程還未定案,學者對於馬習二會則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在迎合中共統戰,也有學者認為可緩解兩岸緊張氣氛。
-
香港《基本法23條》火速過關 與台灣智庫交流也被點名犯法
|兩岸港府加速推進《基本法23條》立法,香港立法會火速一讀和二讀,這幾日更連續加開法案委員會審議。根據草案內容,叛國罪和叛亂罪刑責最高,一經定罪可處終身監禁,境外干預罪最高可判14年。香港保安局長指出,與境外智庫合作可能會將被視為配合境外勢力,其中也包含台灣智庫。我陸委會批評,23條讓香港人無所適從,赴港旅遊、經商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
中國快艇連2天闖金門海域 海巡籲漁民減少出海避風險
|兩岸中國籍快艇14日在金門越界捕魚,因為拒檢翻覆造成2名船員死亡,海基會表示已經聯絡上船員家屬,近期會協助經由小三通到金門。不過,15日金門漁民又發現「三無快艇」(無船名、無船舶證書和無船籍港登記)越界捕魚,海巡人員呼籲金門漁民近期減少出海,並且注意不要越界,以免中國有報復行為擦槍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