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應
-
校園公費流感疫苗打氣增 衛福部籲無需堅持特定品牌
|生活今(2025)年流感提早進入流行期,而校園公費流感疫苗依照往例自10月起開打。以新北市為例,打氣比去(2024)年同期增加1.2倍,不過有家長反映校園接種家長要先簽同意書,但施打前1天才知道品牌,來不及應變,但衛福部長石崇良建議不需要特別堅持品牌。
-
1歲童欲接種流感疫苗 金門醫院誤打A肝疫苗
|地方衛福部金門醫院發生打錯針的事件,有一對夫妻帶著1歲1個月大的寶寶前往接種流感疫苗,不過醫護人員卻誤拿成A型肝炎疫苗施打,而且院方一直到晚間盤點藥劑時才發現異常,緊急致電通知家屬。
-
印尼政府施政遭遇信任危機 今年至少2起大規模示威
|全球東南亞國家印尼最近爆發針對國會議員住房津貼的示威,一度情勢相當激烈,驚動國際社會。其實今(2025)年以來,印尼就發生了至少2起大規模示威行動,成為總統普拉伯沃的重大考驗。而有專家分析,議員的住房津貼只是導火線,印尼對產業轉型操之過急,再加上嚴重的貧富差距,讓民眾的不滿長期累積,終於在這一次引爆。
-
過量維生素B6恐致周邊神經病變 澳洲劑量大於50mg產品將改列指示藥
|生活維生素B群是許多民眾日常會使用的保健食品,其中包含B6、葉酸等多種維生素,但數據顯示長期攝取過量維生素B6可能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產生四肢刺痛或麻木、肌肉無力等症狀。澳洲藥物管理局近期坦承低估了維生素B6中毒的嚴重性,並宣布自2027年2月起,將把劑量超過50mg的維生素B6列為指示藥,僅能由藥劑師販售。
-
小林製藥紅麴事件81死 董事長、社長雙雙請辭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因為含有軟毛青黴酸,已經造成81人死亡。不過業者收到受害個案通報,沒有第一時間公開,危機處理備受質疑,今(23)日董事長和社長雙雙請辭,為事件負責。而在台灣,食藥署也收到68件不良反應通報,目前由消保會協助打團訟。
-
生理食鹽水缺貨輸入越製品 食藥署:若污染可用《消保法》
|生活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因違反《藥事法》,遭署勒令停業,導致生理食鹽水全台大缺貨,對此食藥署啟動專案進口,不過遭外界質疑涉及違法,越南進口點滴、缺少國外藥廠工廠資料審查,且專案輸入藥品不適用《藥害救濟法》,萬一發生點滴污染事件,民眾可能求償無門,對此新任食藥署長莊聲宏回應表示,民眾可尋求《消保法》求償。
-
氣候變遷衝擊農作物,荔枝不開花、收成差!【獨立特派員】
|荔枝對於開花和結果期間的溫度、雨量,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氣候暖化,導致所有品種,都出現開花不穩定、落果,甚至是不開花的狀況,蟲害也變得更嚴重。農業試驗所研究人員,找到了有效的物理方式,防治農民最頭痛的荔枝細蛾,並持續培育新品種,以因應氣候的挑戰。
-
小林紅麴不良反應通報66件 消保會提團體訴訟
|生活日本3月爆發小林製藥的紅麴食安危機,許多人吃了相關保健食品後腎功能下降,甚至造成5人死亡。由於台灣藥廠也有引進該原料製成保健食品,目前因服用含相關原料的保健食品,而產生不良反應的通報件數已有66件。擔心消費者求償無門,台灣消保協會受衛福部委託,27日宣布將正式提出團體訴訟。
-
最新疫苗受害審議結果共11案 救濟金額5千至7萬元不等
|生活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結果公布,本次審查總計有11案獲得救濟,救濟金額在5千元至7萬元不等,其中有一名40多歲女性,在接種第2劑AZ疫苗後出現嚴重落髮,診斷「全頭禿」,因症狀無法確定與疫苗相關,最後核予救濟金1萬元,另外還有2名年輕人分別接種BNT、莫德納之後出現心肌炎,研判與疫苗相關獲得救濟。
-
美豬洗產地引發食安把關疑慮 薛瑞元:是衛生單位查出來
|政治國內爆發進口美豬「洗產地」的標示不實事件,持續引發民眾對政府食安把關的質疑,衛福部長薛瑞元上午在立法院表示,所謂的「洗產地」就是被衛生單位查出來的,強調衛福部會再持續針對進口商、下游廠商的販售紀錄做比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