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
-
麻豆違規停紅線致死亡事故 台南交通局公告高風險駕駛案例
|地方台南市交通局公告高風險駕駛名單,其中一起是違規停在紅線造成死亡事故,也是台南市第二起違停死亡的案件,交通局強調,高風險駕駛不僅限肇事主要責任人,只要明顯違規導致死亡事故者,都納入公告,透過公布高風險駕駛資訊,盼能發揮警惕作用。
-
萬戶屋頂毀於強颱 台灣愛用的鐵皮是高風險建築嗎?
|社會8月楊柳颱風和7月的丹娜絲颱風,相繼吹掀不少民宅屋頂,其中不乏鐵皮屋頂。儘管台灣有建築耐風規範,但鐵皮屋實際搭建是否符合法規?防災產業協會研究近30年颱風侵台情況,發現近10年極端風速有增加趨勢,當颱風風速越來越高,鐵皮屋還適合台灣嗎?
-
颱風接近防堰塞湖溢流 花蓮馬太鞍溪下游居民預防性撤離
|地方上(7)月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溪上游支流馬太鞍溪的國有林地發生崩塌,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應颱風楊柳接近,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請花蓮縣政府預防性撤離堰塞湖下游鳳林鎮、光復鄉及萬榮鄉部分村落的居民。
-
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
全台梅毒病例比去年同期增7% 24歲以下通報數量連4年上升
|生活疾管署統計發現,國人感染梅毒病例呈上升趨勢,今(2025)年截至7月的確診人數較去(2024)年同期上升7%,其中13至24歲族群通報數已連續4年上升。疾管署分析,梅毒病例數增加與民眾就醫檢驗以及性活躍、不安全性行為等因素有關。7月上路的高風險族群快篩服務,目前已有200多人次使用,共篩出10人為陽性。
-
丹娜絲災後台南逾2.4萬戶屋損 市府招募專業志工丈量助重建
|地方丹娜絲颱風過後已經24天,台南還有不少房屋受損,到現在還只能用帆布遮著,為了加快重建,雲嘉南前進指揮所找來全台施工廠商支援,台南市府也招募暑期志工幫忙丈量,協助災戶重建家園。
-
肺癌公費篩檢3年驗出2500例 80%為早期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生活衛生福利部自2022年7月起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公費篩檢,3年累積共篩檢21.7萬人,並發現2506名肺癌確診者,其中約有8成為第0期或第1期即發現的早期患者。衛福部指出,肺癌若能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超過9成,提醒民眾若有持續咳嗽、咳痰帶有血絲等警訊應儘速就醫。
-
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數創6年同期新高 與登革熱有何不同?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公告,指屈公病病例數在全球急速上升,目前已傳播119個國家、逾25萬病例數。疾管署指出,台灣今(2025)年累積15例皆為境外移入,數量為近6年同期新高。屈公病是什麼?症狀有哪些?與登革熱有何不同?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
英澳重組粒線體基因缺陷受精卵 助高風險婦生8名健康寶寶惹議
|全球英國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實驗技術,將帶有粒線體基因缺陷的受精卵,與健康捐贈者的受精卵重組,大幅降低了罕見遺傳疾病的風險,並且生下了8個健康的寶寶。不過這種療法因為涉及第3人基因,被稱為「三親嬰兒」,也引發倫理爭議。
-
新北2消防員救溺殉職 基層赴政院陳抗與官員爆衝突
|社會昨(8)日下午,新北市發生的溺水救援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其中包含2名警消,37歲的吳恩碩與36歲的張敬謙都不幸殉職。整起案件因為民眾闖入新店廣興橋下游河段違規玩水釀禍,但從消防人力、專業訓練以及現行制度等層面是否有缺失或不足,也引發討論。更有學者分析,事故地在水壩渦流區,穿救生衣救援反而更危險,會被渦流重複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