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老鷹想飛

  • 誘鳥|一張照片背後的課題【我們的島】

    |環境

    鳥類攝影是高門檻領域,昂貴的攝影器材是基本,等待是家常便飯。不想等,有些人就誘拍。誘拍行為必須負起什麼法律責任?法規與政府執法的量能是否足夠?想拍一張讓自己滿意的照片,被拍攝的動物承擔的是什麼樣的代價?

  • 關注黑鳶生存危機 「老鷹想飛」迴響高

    |

      台灣第一部院線上映的老鷹紀錄片「老鷹想飛」在2015年上映後,讓更多人知道原來老鷹,也就是黑鳶,正面臨生存危機。今天下午三點,驚奇VR生態館,帶您瞭解這部紀錄片,引發那些迴響。 導演梁皆得花了23年拍攝的「老鷹想飛」紀錄片,2015年播出後引發熱烈迴響。導演梁皆得表示:「第一個是我們希望民眾多多支持友善農業,還有多多去關心我們周遭的環境。所以現在全國滅鼠週也停辦了,然後一些比較劇毒的農藥,

  • 關注黑鳶生存危機 「老鷹想飛」迴響高

    |

      台灣第一部院線上映的老鷹紀錄片「老鷹想飛」在2015年上映後,讓更多人知道原來老鷹,也就是黑鳶,正面臨生存危機。今天下午三點,驚奇VR生態館,帶您瞭解這部紀錄片,引發那些迴響。 導演梁皆得花了23年拍攝的「老鷹想飛」紀錄片,2015年播出後引發熱烈迴響。導演梁皆得表示:「第一個是我們希望民眾多多支持友善農業,還有多多去關心我們周遭的環境。所以現在全國滅鼠週也停辦了,然後一些比較劇毒的農藥,

  • 學童為"老鷹想飛"請命 郭董近距對話

    |產經

    因為日前有國小學童看完紀錄片「老鷹想飛」之後,寫信給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請他救救台灣瀕臨絕種的老鷹,今天郭台銘特地和這群孩子會面,而他也親自宣布,將買下「老鷹想飛」的公播權,要讓全台孩子都看得到這部片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周一下午難得放輕鬆,和台北市大屯國小的學童們、進行近距離的對話交流,因為大屯國小日前播放了紀錄片「老鷹想飛」的預告片,其中有位學童看了很感動,對老鷹的生存感到憂心,就主動

  • 學童為"老鷹想飛"請命 郭董近距對話

    |產經

    因為日前有國小學童看完紀錄片「老鷹想飛」之後,寫信給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請他救救台灣瀕臨絕種的老鷹,今天郭台銘特地和這群孩子會面,而他也親自宣布,將買下「老鷹想飛」的公播權,要讓全台孩子都看得到這部片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周一下午難得放輕鬆,和台北市大屯國小的學童們、進行近距離的對話交流,因為大屯國小日前播放了紀錄片「老鷹想飛」的預告片,其中有位學童看了很感動,對老鷹的生存感到憂心,就主動

  • 紀錄片"老鷹想飛" 探索鷹族消失原因

    |產經

    五○六○年代,在台灣上空常常可以看到的老鷹,近年來卻愈來愈罕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和沈振中老師,花了20幾年的時間,共同完成了「老鷹想飛」紀錄片,也發現了老鷹消失的可能原因,一起來了解。 老鷹在天上盤旋,偶爾還會飛下來抓抓小雞,從前農村社會常常看的到的景象,現在幾乎很罕見了,老鷹族群在台灣快速消失,現在僅存不到300隻,長期觀察紀錄老鷹,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20幾年前辭掉生物老師的工作,專

  • 紀錄片"老鷹想飛" 探索鷹族消失原因

    |產經

    五○六○年代,在台灣上空常常可以看到的老鷹,近年來卻愈來愈罕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和沈振中老師,花了20幾年的時間,共同完成了「老鷹想飛」紀錄片,也發現了老鷹消失的可能原因,一起來了解。 老鷹在天上盤旋,偶爾還會飛下來抓抓小雞,從前農村社會常常看的到的景象,現在幾乎很罕見了,老鷹族群在台灣快速消失,現在僅存不到300隻,長期觀察紀錄老鷹,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20幾年前辭掉生物老師的工作,專

  • 紀錄片"老鷹想飛" 尋老鷹消失原因

    |產經

    過去在台灣上空常常可以看到的老鷹,愈來愈罕見,沈振中老師一生都在研究老鷹減少的原因,紀錄片導演梁皆得也跟著記錄,「老鷹想飛」紀錄片發現了老鷹消失的可能原因。 老鷹在天上盤旋,偶爾還會飛下來抓抓小雞,從前農村社會常常看的到的景象,現在幾乎很罕見了,老鷹族群在台灣快速消失,現在僅存不到300隻,長期觀察紀錄老鷹,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20幾年前辭掉生物老師的工作,專心的追逐紀錄老鷹,生態紀錄片

  • 紀錄片"老鷹想飛" 尋老鷹消失原因

    |產經

    過去在台灣上空常常可以看到的老鷹,愈來愈罕見,沈振中老師一生都在研究老鷹減少的原因,紀錄片導演梁皆得也跟著記錄,「老鷹想飛」紀錄片發現了老鷹消失的可能原因。 老鷹在天上盤旋,偶爾還會飛下來抓抓小雞,從前農村社會常常看的到的景象,現在幾乎很罕見了,老鷹族群在台灣快速消失,現在僅存不到300隻,長期觀察紀錄老鷹,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20幾年前辭掉生物老師的工作,專心的追逐紀錄老鷹,生態紀錄片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