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
-
南韓列立百病毒一級傳染病 我疾管署:不排除納法定傳染病
|生活國內又出現百日咳群聚疫情,疾管署公布新增3例百日咳病例,指標個案是北部1個月大男嬰,後續男嬰媽媽和姊姊採檢後也陽性確診,是一起家庭群聚事件。另外,南韓政府日前宣布,將「立百病毒」列為第一級傳染病,對此疾管署表示,立百病毒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目前尚無疫苗與特效藥,致死率最高達75%,後續若觀察國際疫情有變化,不排除將改列為法定傳染病。
-
升任疾管署長 羅一鈞:培育更多防疫人才
|生活衛福部上午舉辦兩場署長交接典禮,包括疾管署與健保署,都是由衛福部長石崇良監交。石崇良表示,台灣健保已實施30年,未來將推動改革,包括健保財務多元挹注、強化慢性病與癌症防治等。而新任疾管署長則是由羅一鈞升任,也是首位防疫醫師出身的疾管署長,羅一鈞強調,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培育更多防疫人才,為下一次大疫作準備。
-
開學季校園傳染病例增 A流、病毒性腸胃炎、RSV齊發
|生活9月開學季,學生聚集上課接觸時間增加,有小兒科醫師表示,近來小學童到嬰幼兒都出現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校園傳染病案例明顯上升,而且是3大病毒齊發,包括A型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還有RSV病毒。疾管署表示,10月份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在此之前建議勤洗手、戴口罩防疫。
-
國衛院揭埃及斑蚊北移趨勢 板橋車站現蹤顯示蚊隨車北上
|生活現在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國衛院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埃及斑蚊原本是南部登革熱主要傳播病媒蚊,但是去(2024)年雲林北港發現有埃及斑蚊拓殖、繁衍後代跡象,有向北移動趨勢,而且氣候模型推估,未來15年內埃及斑蚊可能出現在台中、花蓮等地,另外板橋車站與新烏日車站,容易發生埃及斑蚊隨北上列車移動到北部情況,因此人流多的交通樞紐也需加強監測。
-
本土登革熱累積12例 高雄、台南皆有移入個案
|地方今(2025)年的本土登革熱疫情已經累積12例,分別是高雄鼓山的家庭以及社區群聚共10例,以及三民區新增的2例兄弟群聚,高市府針對2區的警戒範圍大動作清消。疾管署推測這波群聚源頭來自一起越南移入個案;不只高雄,台南也出現境外移入個案,是一位日前抵台的印尼籍大學生,衛生局已經針對學校宿舍緊急噴藥防治。
-
境外移入「球黴菌」病例增 曾赴美西、墨西哥民眾需留意
|生活台灣境外移入的「球黴菌」病例近幾年有增加趨勢,今(29)日疾管署和台大醫院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球黴菌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等地,生長在乾燥或沙漠地區土壤,因主要侵犯人體肺部,又稱「溪谷熱」。儘管球黴菌不會人傳人,多數感染者無症狀可自行康復,約4成患者會在潛伏期出現咳嗽等症狀,如果是高危險族群,可依醫囑開立抗黴菌藥物治療。
-
政院公布內閣16人改組名單 龔明鑫掌經部、李洋成首任運動部長
|政治行政院今(27)日正式公布內閣改組名單,包含經濟部、衛福部、數發部等3部會首長,以及國發會主委在內共16名閣員出現異動。其中經濟部長由現任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接任,將於9月9日正式掛牌的運動部,也確定由兩屆奧運金牌李洋擔綱首任部長;昔日中職「假日飛刀手」陳義信,則將成為新任原民會副主委。
-
丹娜絲風災後環境病流行 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例增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後,因積水及髒亂等問題,各種傳染病風險上升,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新增6例,分布在北、中、南各地;登革熱則是新增4例,也是今(2025)年首起本土社區群聚事件。疾管署提醒,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加上近期天氣高溫、常有午後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要落實「巡、倒、清、刷」,才能徹底阻斷登革熱傳播途徑。
-
腸病毒重症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籲家長提高警覺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後,傳染病風險上升。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另外新增1例類鼻疽死案例是在風災前發病,推測為吸入性感染;另外也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搶救中,疾管署提醒家長,今(2025)年腸病毒重症累計有13例,含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一定要提高警覺。
-
國內出現「兔熱病」 疾管署:接觸動物著愛洗手
|疾管署公佈十年來頭个「布氏桿菌病」帶病入境案例,是一名北部的50外歲男性,4月捌去中國新疆旅遊,去摸羊佮馬了後無洗手,轉來臺灣就發病蹛院,目前已經平安出院。另外,國內也出現三冬來頭例「兔熱病」本土病例,疾管署提醒,這兩種病是人和精牲攏會感染的病,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新聞標題及導言皆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