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銷
-
中國製啤酒低價輸台 台灣產啤酒市占跌破5成
|生活今(2025)年第一季中國製啤酒市占率達36%,十年內成長4倍,更是占進口啤酒超過7成。今年5月中國啤酒進口台灣,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長59%。財政部初步認定有傾銷事實,對中國製啤酒臨時課徵反傾銷稅。「傾銷」是什麼?台灣啤酒市場怎麼了?
-
反制中製啤酒低價傾銷 7/3起課臨時反傾銷稅最高64%
|產經中國製進口啤酒對台進行低價傾銷、甚至疑似「洗產地」,嚴重打擊台灣本土啤酒商。財政部及經濟部初步認定有傾銷情事,也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為了防止台灣產業繼續受害,7月3日起將對相關產品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為期4個月,其中中國啤酒課徵稅率最高會到64.14%。
-
賴清德上任推5大信賴產業 清大半導體學院邀業師授課
|政治賴總統上任後曾喊話要發展5大信賴產業,包含半導體、人工智慧等,將台灣打造成經濟日不落國。但碰上美國總統川普推出關稅政策,為此中央砸930億協助產業因應。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台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2.9%,優於日、韓、港等國家,不過現在面臨關稅考驗,變數相當大。
-
防中國貨違規轉運洗產地 數發部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進口的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外界關注,中國產品是否透過台灣違規轉運「洗產地」,或是大量傾銷。數位發展部日前已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業者則表示,平台有相關的查核機制,如果有產地爭議也會請賣家提出進貨證明。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情形,也會持續觀察。
-
防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洗產地 立委籲小額包裹免稅差別待遇
|政治關稅戰開打,美國對中國小額包裹課徵90%重稅。不過根據台灣進口報單資料,2024年從中國進口的低價包裹就達到3337萬件,恐怕也構成傾銷疑慮,衝擊台灣本土產業;對此財政部則表示,正在考慮降低免稅額。另外立委也要求嚴管淘寶等電商,經濟部則強調,過去有廣告與業務登記不符紀錄,已經開罰並限期改正,否則最嚴重可要求撤資。
-
台美「中國製造」標準不同 立委建議改成美規
|產經美國關稅措施恐怕導致中國產品透過台灣洗產地,經濟部提出4個應對措施,財政部則祭出3道防線,防堵中國產品低價傾銷跟洗產地轉運。不過由於台美對「中國製造」的產品認定標準不同,立委建議未來銷美產品的認定標準可以修改成跟美方差不多。
-
中國啤酒低價攻台已佔進口大宗 立委籲調查是否傾銷
|產經民代與台灣釀酒協會聯合調查發現,中國政府近年來計畫性扶植中製啤酒產業,透過巨額補貼,除了低價策略攻佔台灣市場,另也以國際品牌包裝來誤導消費者,目前已經佔我國進口啤酒最大宗。
-
中國電動車低價搶傾銷 歐盟表決是否增關稅因應
|針對中國製電動車以低價搶占歐洲市場,歐盟執委會在1年的調查後,本週將表決是否以高關稅進行貿易報復。力主調高關稅的法國,宣稱爭取到希臘、義大利和波蘭的支持,關稅案可望過關並上路執行。不過執委會也保留轉圜空間,包括設定最低進口價格,以及進口數量上限等替代方案。
-
中國鋼鐵過剩致全球市場失衡 中鋼擬提反傾銷調查
|產經中國鋼鐵近年產能過剩、大量傾銷各國,導致全球鋼鐵市場失衡,台灣也深受其害、面臨低價競爭,為此鋼鐵龍頭中鋼近期已蒐集相關資料事證,準備提反傾銷調查,經濟部表示會收到申請後,相關部會將協助調查審議。
-
台製「聚碳酸酯」遭認定傾銷 中國開徵最高22.4%反傾銷稅
|兩岸距離準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只剩1個月,中國商務部昨(19)日宣布,認定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C)傾銷中國屬實,讓中國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今(20)日開始依反傾銷條例徵收最高22.4%的反傾銷稅。行政院對此回應,會積極協助業者應訴,並輔導業者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