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全國上千家水貂養殖場,因為新冠疫情遭到錯殺,瞬間面臨斷炊危機。在政府輔導轉型下,現在有水貂養殖場轉型成烘焙坊、農場,也有業者透過自身對釀酒的愛好,改建成啤酒廠。
卡達世足賽場館,禁止販售酒類飲料的規定,雖然讓酒商跳腳,但少了酒精的催化,球迷脫序行為也減少許多,而這也讓女性球迷覺得安全更有保障。此外,卡達世足也第1次針對身心障礙人士,打造了特殊感官室,希望達到觀賽平權。
闖入16強的南韓隊,明(6)日將迎戰巴西,不但球迷關心賽事,零售商也樂得很。因為過去兩星期,韓國球迷看球賽喜歡搭配的的炸雞、啤酒大賣,有連鎖超商的啤酒銷量甚至飆升10倍;另外,因為世足難得在冬天舉辦,手套、暖暖包等相關商品也跟著熱銷。
奧斯卡最佳影片《幸福綠皮書》導演彼得法拉利最近推出新作《在前線乾杯》,以不同以往的觀點詮釋越戰,這部電影講述越戰時期,一名年輕人送啤酒到前線給同鄉好友,看似荒謬卻溫馨感人的故事,在電影首映會上,已經80高齡的本尊也現身說法。
在人口老化以及防疫措施等因素的影響下,日本人下班後來一杯的職場文化日漸式微,引起國稅局與民間釀酒大廠的憂慮。國稅局以20到39歲的年輕族群為目標,舉辦了喝酒萬歲的網路創意競賽;酒商則是積極開發無酒精飲料,要吸引Z世代的青睞。
電影裡的科學家用蚊子的血複製出恐龍,厄瓜多一名生物工程師,則用一塊碎木頭萃取出啤酒酵母,釀出的酒風味可比擬400年前的古老啤酒。奧地利養老院遵照19世紀配方釀出的啤酒,成為當地的明星商品。
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英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9.4%,繼續改寫40年來最大增幅,度假花費大增。招牌的庶民餐點炸魚薯片漲幅明顯,因為英國加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白身魚類進口關稅,19日起暴增到35%,消費者與業者都喊吃不消。
釀造啤酒一定要有的原料啤酒花,是非常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但啤酒花怕熱生長環境受限,台灣幾乎仰賴進口,不過目前有少數研究團隊在高山試種,而花蓮農改場最近已成功將啤酒花轉移到平地栽種。
過去2個多月來受到烏俄戰爭影響,日本許多進口產品,包括小麥、起司等食品售價飆漲。為了抗衡物價上漲,也兼顧環保政策,日本民間業者紛紛用各種國產米研發新食品,製作出米製起司、精釀米啤酒,期望能以國產米,減少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衝擊。
市面銷售啤酒種類繁多,法國還推出新款藍色啤酒,不只呈現夢幻藍紫色,還有淡淡的荔枝果香。法國釀酒廠與藻類健康食品公司合作,在啤酒發酵過程中加入「螺旋藻」,將黃色啤酒變色,一推出就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