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中國大閘蟹產量下降 業者憂產業被淘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又到了吃蟹的季節,中國陽澄湖的大閘蟹以肉質甜美、蟹膏飽滿聞名。 不過最近幾年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夏天氣溫偏高又偏長,不僅影響大閘蟹的品質,甚至導致產量下降。養殖業者表示,如果大閘蟹無法適應這樣的天候,他們擔心這個產業可能會被淘汰。
肥美的陽澄湖大閘蟹端上桌,簡單清蒸就非常美味。蘇州陽澄湖擁有特殊的水質和環境,因此孕育出最受好評的大閘蟹。不過從事這項養殖工作超過10年的業者說,最近3年夏天太熱又太長,讓大閘蟹的培育備受衝擊。
養殖業者謝丹丹說道,「在前期的時候還好,沒有持續性40度以上的高溫,但就是秋天的時候沒有降溫下來,所以說這段時間稍微有點影響,會導致大閘蟹的生長週期變長,比以前成熟得比較晚一點 。」
業者表示,大閘蟹成長過程中必須多次脫殼,氣溫超過40度會讓牠們食慾不佳、甚至在脆弱的脫殼期死亡。而高溫持續時間太長,則會讓大閘蟹長大成熟的速度變慢,導致品質和產量下降。蟹農說,目前權宜之計是在水池中放入冰塊降溫,但終究還是得看老天爺的臉色。
謝丹丹認為,「以後只能看大閘蟹自己能不能適應,如果實在不能適應,那以後可能這個行業都要淘汰掉了 。」
專家則指出,極端天候越來越頻繁,當氣溫升高時又有颱風暴雨來攪局,讓整個養殖產業受到進一步衝擊。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梁美儀對此說明,「當暴雨加上氣溫升高時,暴雨會將各種營養素和污染物從地表沖刷到湖裡,這將導致水體優養化,同時也造成湖泊缺氧,造成大量生物死亡 。」
今(2025)年陽澄湖區的氣溫直到10月下旬,才從攝氏30幾度降下來,過長的夏天再度擾亂了大閘蟹的成熟週期,業者期盼的豐收落空,價格恐怕也將因此波動。 而台灣本週查獲1批中國進口大閘蟹,含有國內禁用的動物用藥,近4000公斤已全數在邊境要求退運或銷毀。
許勝婕/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