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揚塵事件今年已9天 四河分署:11/15完成復原作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共伴效應影響,濁水溪南岸雲林縣多個鄉鎮從10月20日開始陷入漫天飛沙。根據水利署四河分署統計,目前雲林縣今(2025)年揚塵事件共9天,其中6天就發生在這個月20日之後。四河分署表示,已針對全區高風險堤段展開應變,包括佈水線噴水、施作蓄水池塘水覆蓋、便道灑水等,並全力趕辦裸露地復原作業,預計下(11)月15日前就能完成。
開著挖土機,工作人員忙著施作蓄水池塘進行水覆蓋,日前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台灣西部沿海地區達到11級強陣風,造成濁水溪河口出現風吹沙影響鄰近居民生活品質。
雲林麥寮民眾表示,「上游土沙粉沖下來後又吹起了北風,一樣風飛沙又這樣,所以工法一直做都是重複一樣事情。」
第四河川分署副分署長張朝恭說明,「目前已在打設便道,大概有3公里到這裡,把我們所有人機具都運過去,這35公頃會承諾會在11月15日前都完工。」
第四河川分署表示,今年2個颱風接續報到,讓濁水溪河床再沖出400公頃裸露地,加上近期沒下雨土壤乾燥強風吹起引起揚塵。經統計,這個月20日之後就有6天揚塵事件日。
民進黨雲林縣立委劉建國認為,「要跟大自然對抗、要跟沙塵暴對抗,還是必須要有更多的一些應變措施,甚至要有更多人力跟機具。」
水利署長林元鵬回應,「我們過去平均是5天揚塵事件日,2天大概是我們期待,但我想今年已經9天,我們覺得不太理想,或許可能是去年凱米颱風造成裸露地影響。」
第四河川分署表示,針對濁水溪沿岸全區高風險堤段展開趕工應變如佈水線噴水、蓄水池塘水覆蓋、舖設防塵網、稻草蓆等,預計11月15日前能完成裸露地復原作業。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