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聆聽音樂能提升耐受力 降低疼痛感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人們常說音樂具有魔力,因為音樂不但能影響人的情緒,還能刺激大腦緩和生理疼痛。過去20年來,陸續有研究證實音樂具有止痛功效,聆聽喜歡的音樂能降低疼痛感知,或提升個人對痛的耐受力,還能加乘止痛藥的效果,也因此越來越多醫療院所引音樂進門助人擺脫病痛。
病房中揚起吉他聲,消毒藥水的味道彷彿少一分,冰冷的醫療儀器似乎都有了溫度。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中心護士羅德表示,「我主要工作是確保病人在麻醉後,能順利恢復。」羅德在病房中的「家私頭」,除了溫度計與聽診器,還包括吉他和烏克麗麗。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中心護士薩拉賽指出,「對我來說,包括監視器上顯示的病人心率與血壓變化,以及他們呼吸逐漸放緩,這些生理反應都告訴我這種療法確實有效。」
自從親眼見證音樂降指數的神力,薩拉賽就成了病房小歌王,從英文和西班牙文的民謠、到電影配樂甚至古典樂,開放病友點歌。
病友說道,「我原以為護士進來做完例行工作就走,但羅德一進來, 整個態度和氛圍都不一樣,我有點驚訝,但真讓我不再一直想到疼痛,而是更專注於康復。」
羅德認為,「我老是發現音樂和止痛藥能相輔相成,幫助達到更佳舒適程度,當病人服用止痛藥後會開始放鬆,這時再加入音樂,舒適體驗會更上一層。」
過去20年,學界針對音樂止痛進行多項研究,聽音樂或可以降低疼痛感、或能提升耐痛度,雖然不能徹底消除劇痛,但經由對大腦神經網絡的刺激可以誘發鎮痛作用,不過前提是必須專注聆聽而非當背景音。
羅德提到,「過去16年裡,我已為約2000名病友演奏過,我真的算過每週有多少病人,大概有2000人,數字相當可觀。」
音樂牽動著生理和心理,個人身心狀況又會影響注意力進而增減疼痛感知,其中錯綜複雜的交互關係,科學家仍不清楚,換句話說,為什麼音樂能止痛?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有用嗎?什麼音樂最止痛?還沒有定論,音樂的魔力仍需更多研究解析,但無疑是最沒有副作用、最親民的止痛良方。
姜筑/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