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發函44協會 推運動員委員會選舉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讓運動員的聲音真正被聽見,運動部17日發函給44個亞奧運特定體育團體,推動「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採選舉方式產生實施計畫」,將輔導協會規劃以現役運動員為主體,透過選舉方式產生委員。
批補助不公、質疑選訓因人設事,一直以來有不同單項運動的運動員,透過自媒體或公開社群表達對協會的不滿。運動員出身的運動部長李洋上任後,相當重視運動員的心聲。
運動部17日發函44個亞奧運層級的單項協會,將輔導協會規劃以現役選手為主體,透過選舉產生委員,確保運動員委員會組成具代表性。
運動部競技運動司副司長藍坤田表示,「現役選手代表產生的方式,讓他們可以彼此對話,協會也可以直接去了解到現役運動員的想法跟心聲,有助於彼此互動跟信任,就可以避免掉過去的一些的紛紛擾擾。」
目前各協會就有運動員委員會,但委員由協會理事長推薦,運動部表示未來改採選舉,由現役運動員投票選出代表至少7人,上限11人,都是無給職,任期與理事長相同。至於被選舉人,須年滿18歲,參加過近1屆奧運、亞運或世大運的培訓隊選手;參加近1屆或近1年該會舉辦賽事或最優級組賽事之選手,或曾參加近1屆世錦賽、亞錦賽之選手。
有體壇人士認為立意良好,但實際運作恐有困難,且對決策的影響力又有多少?
體壇人士認為,「球員代表去溝通難道就會有結果嗎?我們也不知道,除非他說球員代表講的就是要算數,你就要照做。」
有協會予以肯定,但也指出選出來的委員未來如何配合協會運作,還需磨合與訓練,而運動部強調,將提供辦理選舉與委員出席費及交通費等補助,預計明(2026)年實施。
姜筑/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