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申根EES上路 採電子生物辨識登錄非歐盟旅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洲申根區國家的數位出入境系統12日正式上路,它的做法是在兩國邊境以電子生物辨識技術,登錄非歐盟公民的資料,這個新系統是採取分階段上線的方式,預計在2026年4月10日全面啟用。第一天的狀況有民眾覺得還好,只花了2、3分鐘而已,但也有非歐盟公民抱怨,塞車就是因為這個系統。
旅客依照指示拍照、掃描並且按上指紋,歐洲申根區國家正式啟動數位出入境系統(EES),過海關時不再由邊境人員在護照上蓋章,而是改以電子生物辨識技術,登錄並且建檔非歐盟公民的資料。新系統上路的目的是加強安全控管,揪出逾期停留、身分造假和無證移民,同時也是回應包括奧地利、義大利和丹麥等9個歐盟國家,要求採取更強硬移民政策的政治壓力。
聯合國旅遊組織秘書長特別顧問門迪拉塔表示,「這是機場的基礎建設,與航空公司無關。即使你被困在安檢區裡,飛機也可能會飛走,所以請留給自己多一些時間。」
不只機場,EES也在部分公路、鐵路和港口等邊境設立關卡,並且採取分階段上線,要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逐步擴大到29個申根國家。至於歐盟國家克羅埃西亞,與鄰國非歐盟國家波士尼亞的邊境檢查站,每年要接待數百萬名旅客,新系統一推出也引發民眾擔憂,可能需要等待長達數小時。
波士尼亞公民費爾哈托維奇說:「他們讓普通商務或度假人士進入歐盟申根區變得更加困難,說實話這太荒謬了,他們造成如此嚴重的交通堵塞,感覺就像夏季的交通堵塞一樣,真是出乎意料。」
塞爾維亞公民拉班則認為,「我們通關得比較快,指紋掃描大約花了2分鐘,真的沒有任何問題,然後是面部掃描就這樣。」
聯合國旅遊組織表示,12歲以下的兒童不需要按指紋,而且EES是免費的。至於到歐洲旅行的電子旅行授權簽證ETIAS將在2026年底實施,ETIAS也是取代傳統簽證的選項,申請程序採線上作業,費用為20歐元、約台幣712元,可申請的國家包括台灣。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