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大西洋海床下鑽探出淡水 巨量蘊藏是否開採運用仍須評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人類的水資源日益吃緊,不過現在科學家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希望,國際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東北角外海的海床底下鑽探抽取到含鹽量極低,幾乎是淡水的樣本,而且巨大的蘊藏量還足夠大蘋果紐約市使用800年之久,但能不能真的開採運用還要進一步評估。

在美國東北部離岸30到50公里的海域,羅伯特號自升式作業船伸出長長的3支腳柱站在海床上,10多國聯合組成的501號探勘隊,科學家就從這個工作平台首次進行了系統性的海底鑽探,穿過海水深入沉積層底下400公尺,採集了5萬公升的泥沙與水質共數千個樣本。分析發現,這些地下含水層的鹽分遠低於海水的千分之三十五,已經趨近於千分之一,相當於淡水。

501探勘隊共同首席科學家杜甘說明,「我們底下約有160呎(49公尺)深的海水,我們再往下挖300呎(91公尺)就開始看到不像是海水的水,它的鹽分低很多,幾乎趨近於淡水。」

海底之下還有地下水,到底是哪裡來的?專家說一個可能是2萬年前冰河時期雨水或融冰滲入為地下水,後來因海平面上升、海水覆蓋陸地,就把這些淡水封存在海底下;另一個可能則是部分淡水透過陸地的地下水系統,持續緩慢滲入海底沉積層。

這個神祕的含水層規模比想像中更龐大,可能沿著美國紐澤西外海延伸到緬因州外海,南北長度超過300公里,厚度達到數百公尺,所蘊含的淡水量甚至可能支撐紐約市800年所需。不過專家提醒,這不代表所含的淡水可以立刻開採使用,還有很多風險需要分析驗證。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家埃文思說明,「我們必須非常謹慎思考如何開發這類資源,例如這些水是否是孤立的實體,如果是,那麼一旦它被抽乾就沒了;如果它與陸地水源相連,那麼抽水可能會將離岸島嶼地下的淡水抽走,從而耗盡島嶼的地下水源。」

科學家正分析這些淡水是來自數千年前的冰川,還是地下水系統滲透,這將是確認是否為可再生資源的關鍵。而這些淡水中的礦物質與微生物安不安全、水資源要由誰管理、開採會不會造成污染、是否比高耗能的海水淡化廠更便宜環保?都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這次行動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歐洲海洋研究計畫共同支持,從7月底開始進行3個月,終於真正觸及這片地下寶庫。專家分析,全球淡水需求在未來5年內恐怕會超過供給量的4成,隱藏在全球海床下的資源已經成為乾渴國家的新希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