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國安雙重壓力 歐洲加速太空布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從科學研究到國防安全以及民生經濟,地球軌道上的衛星顯得愈來愈重要,需求量也翻倍成長。歐洲為了在太空競爭當中取得一席之地,近來加速開發位於歐陸境內的太空發射場。而位處高緯度、人跡罕至的北極圈附近,就成為相關國家太空機構的首選。
歐洲在太空科技領域其實算是前段班,包括多國合資的空中巴士集團、法國的亞利安集團等等,從個各種衛星、太空船到載運火箭都有亮眼的成績。但無論是太空火箭發射的次數,還有太空事業的投資,歐洲比起美中俄等國相差很多。
瑞典太空機構火箭測試部主席烏奈兒指出,「所有的應用程式等等都已資料為基礎,所以需要有更多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從現在到2030年將從8000枚增加到5萬5000枚。這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與商機,歐洲不能缺席。」
瑞典太空發射場發展部主任亞伯拉罕森表示,「歐洲大陸本身沒有自己的發射場。所以各地都有新發射場建設起來,像是挪威也有他們的安多亞發射場。」
挪威的安多亞發射場位在偏遠的北海外島上,而瑞典的太空發射場同樣是在北極圈內、人跡罕至的北部森林。
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長莫勒分析,「最近以來最大的挑戰,也許就是太空在安保與國防的應用。所有歐洲國家都得有一席之地。」
對歐洲國家來說,在地緣政治與經貿關係持續變化的時刻,太空事業規模的落後,讓歐洲國家有愈來愈強的危機感。瑞典和挪威加速開發高緯度發射場就是最具體的表現。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