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青年築夢 租農地經營生態農場

在南投的山上,有一片由聽障青年陳俞安經營的農場。雖然大學念的是特教系,和農業完全不相關,但喜愛大自然的他,一直夢想著可以擁有自己的農場,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找地,終於在 2021 年租下農地,從零開始築夢。雖然辛苦,看到大家享用著自己的農產品,感到滿滿成就感。

在大太陽底下,陳俞安正小心地為百香果噴灑液體,這不是農藥,而是他親手製作的生物酵素。

阡陌游生態農場負責人陳俞安解釋:「完全發酵才可以讓我們的營養完全分解,讓土地讓農作物吸收得更好,如果沒有完全分解,就會出現像養豬廚餘,或者是堆肥廚餘一樣,會有腐爛的臭味。」

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他投入大量心力研究無農藥的種植方式,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從小媽媽帶他遊山玩水、造訪農場,讓他愛上了大自然,也在心裡種下了夢想的種子-開設自己的農場。

陳俞安說:「我發現我還蠻喜歡戶外的,喜歡大自然,因為我可以在這個環境裡面得到生命的啟迪。」

剛開始務農時他對農業一無所知,只能夠四處請教、報名課程,一邊學習一邊實作,從土壤檢測、肥料製作、到採收、包裝、出貨,每一步他都親自摸索,只為讓作物在最自然的環境中成長。

陳俞安不只是開農場,還會不時的到外面教大家做DIY,來推廣農產品。在課堂上大家一邊動手做百香果果醬和蜜餞、一邊品嚐。

學員徐小姐表示:「滿好吃的,就是甜甜的,然後香香的。」

學員陳小姐也分享:「探討真的有機農的做法,跟他的訴求是什麼,今天上過這個課,讓我們瞭解到很多他們一路走來的辛酸。」

對聽障者來說,每一次面對面交談都是額外的挑戰,但陳俞安依然選擇親自去做,不假手他人。

希望可以讓更多身障朋友也能接觸大自然,也會不定期舉辦活動,邀請他們走進農場。

陳俞安提到:「我要跟爸爸媽媽說,我們現在的百香果吃起來的味道有哪些差別,我們還要跟小朋友說,我們的農場環境有哪些動物。」

對他來說農場不只是耕作的地方,更是一個分享味道故事,對土地的熱愛的平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