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芬蘭存亡之秋問世 人氣IP「姆明」嚕嚕米80週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白白圓圓的動畫角色姆明,也就是過去台灣翻譯的嚕嚕米,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在今(2025)年就滿80歲了。不過,有學者指出,姆明的誕生,其實隱藏了一段原作者母國芬蘭的黑暗歷史。作者在壓抑的時刻中,化悲傷為力量,才創作出這套人見人愛的冒險故事。
圓滾滾的身材、短短的四肢,乍看之下有點像白色的河馬。它就是來自芬蘭的人氣角色姆明,過去在台灣也翻譯成嚕嚕米。
根據芬蘭籍作者朵貝楊笙的設定,姆明其實不是河馬,而是北歐傳說中住在山裡的精靈。他和家人朋友們住在大自然當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姆明首次問世,距離現在已經有80年的歷史。許多喜歡姆明的大小朋友,都來到芬蘭的姆明博物館和布偶開心合照,露出幸福的微笑。
有人表示,小時候家人都會用姆明的童書說床邊故事,是自己珍貴的童年回憶。
姆明愛好者史泰芬妮說,「我非常喜歡姆明,他現在也是粉絲了,我們家現在看起來就像一家姆明商店一樣。」
姆明的第一本童書出版以後,很快就大受好評,延伸成繪本、漫畫、動畫與主題樂園,並翻譯成60多種語言。直到今天,姆明仍然受到全球觀眾與讀者的喜愛。
然而,在可愛又純真的角色背後,其實有著一段黑暗的歷史。第一本姆明童書的標題是「姆明與大洪水」,內容是姆明一家被洪水沖散,其他人試著找回爸爸的故事。
不只故事不輕鬆,插畫風格也沒有後來這麼明亮。有人解讀,其實這正是投射當時芬蘭的國家局勢。
赫爾辛基大學副教授哈波能說,「她的第一本姆明童書,其實是在黑暗的時代產生的,她感到難以用繪畫創作,所以就寫了這篇她所謂的童話,她沒有寫進王子公主,但寫了這個有標誌性的愛生氣的角色,叫做姆明。」
當時正值二戰期間,芬蘭遭到蘇聯入侵,面臨存亡之秋,國內氣氛也很壓抑。作者為了振奮心情,開始想像一個愛好和平、勇敢又充滿好奇心的奇幻角色,最後集結成冊,在戰爭結束前幾個月出版。
隨著二戰結束,這些過去也逐漸被淡忘。而姆明和朋友們的冒險故事,仍然留在書中,持續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歡樂。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