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闡述核武器改寫人類歷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80周年,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長崎分別投下1顆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結束了二戰。隔年美國在比基尼群島展開核試爆,美蘇兩大陣營從此走向核武競賽之路,至今全球已經有8個國家擁有核武、數千次核試爆,引發的世界大戰與核災疑慮至今未解。由美國公共廣電網PBS製作的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The Bomb),帶您回顧、分析這段核彈發展史。

1945年的8月6日、8月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從英美等同盟國的立場來看,原子彈打敗敵人、科學萬歲,所以第2年,美國又在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群島用上百艘軍艦,花了1億美元,測試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全世界都在轉播。

大爆炸之後,附近的海水,殘餘的船艦都已經被輻射汙染。但這個汙染暫時不痛不癢,大家都沒有警覺,一直到軍醫史丹佛從海裡抓了一條魚。

史丹佛說,「那條魚輻射之強,能直接讓底片曝光,那亮光是底片暴露在輻射下所造成。」

這場災難被稱作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災,但更可怕的事實緊接著被揭露。廣島原子彈整整1年之後,紐約客雜誌做了報導,歐美世界一片譁然。

然而人類已經進入原子世界,無法再回頭。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邀請歐本海默等科學家研發原子彈,這原本是為了對抗納粹德國,沒想到後來是用在日本。 

美國總統杜魯門說,「今天下午我收到訊息, 日本無條件投降。」

廣島與長崎的悲劇讓世人開始檢討原子彈的使用,美國呼籲世界各國一起收手。

但這個提議被蘇聯拒絕了,從此,美蘇兩大陣營互相PK。1962年,蘇聯為了反擊美國在歐洲佈署飛彈,就秘密載運可以搭掛核彈頭的中遠程彈道飛彈到古巴。

前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里說,「十分可怕的日子,我真的認為我們要開戰了,每次早上進入那間辦公室時,都覺得那是我的最後一天。」

幸好,兩國領袖甘迺迪和赫魯雪夫,踩下了剎車,化解了古巴飛彈危機。但核武競賽持續至今,越演越烈,越來越貴,誰敢沒有核武呢?

原子彈曼哈頓計畫退休人士莉莉霍尼格說,「如果我們沒這樣做,別人也會,無論如何,它將與我們同在。」

核武終將與我們同在嗎?就像擺脫不了的比基尼泳裝?1946年,那場全球矚目的比基尼島核爆之後第4天,比基尼泳裝橫空出世。

作家暨歷史學家伊蓮泰勒梅說,「因為它具有爆炸性危險的潛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