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率團赴美談關稅 賴清德:4項國家利益為前提
前一天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召開顧問會議,卻不見副院長鄭麗君身影,政院證實鄭麗君已再度率領關稅談判團隊前往美國華府,進行第4次的實體磋商。
總統賴清德強調,「我們持續秉持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的2個原則進行談判,也期盼能夠完成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等4項任務,達到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呼籲行政團隊用開誠布公的方式,我們不必全部都說,但是有一部分,一定要早一點讓產業、讓我們國人知道,我們碰到的困難是什麼、我們準備讓的是什麼、我們可能犧牲的條件是什麼。」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對美談判不應「黑箱作業」。尤其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日本對等關稅從25%降至15%,成為目前亞洲國家中最低稅率,但條件是對美開放市場。也讓各界更加關注,台灣的最終稅率。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日本原始稅率從24%降到15%,降9%。那如果我們台灣是比照辦理的話 ,我們會從32%降9%,那結果就是23%。我們的談判團隊,看看是不是能夠再拿出籌碼說服川普。」
學者分析,日本的談判籌碼比台灣好,台灣關稅可能是落在20%至25%之間。
而前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22日參與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線上座談時表示,希望美方認可台灣配合的態度,持續推進談判,也對我方政府給出建議。
前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建議,「如果我仍在政府內部工作,我會做2件事,我會做加強轉運管制;還有在市場准入方面,仍有更多空間可以推動。」
共同與會的前美國財政部副助理部長賽瑟(Brad Setser)則認為,台美的貿易談判有很多重點,包括轉運、洗產地、半導體課稅與台幣匯率等,有可能無法在8月1日前做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