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投放臉書廣告騙民眾 民團協助受害者提告平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同樣是詐騙害人,北部也曾有母女誤信投資詐騙最後走上絕路。警方呼籲民眾,碰上詐騙千萬別絕望,與警方合作瓦解不法集團,後續也可透過司法途徑討回部分損失。只是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從投資虛擬貨幣到投資黃金都有,投資詐騙高居詐騙手法第1名。民間團體也發現,臉書被許多不肖分子投放廣告導致民眾受騙,決定協助提告。
去(2024)年底,台北內湖一對母女誤信投資詐騙,損失1200萬元走絕路。台中3日也發生一家5口遭遇投資詐騙,全家輕生。6月下旬南部也破獲1起專騙民眾投資黃金現貨的集團,22人遭騙4000萬元。
根據165打詐儀表板統計,上個(6)月光是假投資詐騙超過1萬6000件,財損金額超過89億元。
5種主要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詐騙、網購詐騙、假交友等等,其中假投資詐騙手法是最大宗。
刑事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指出,「發現自己的投資必須還要再繳什麼保證金時,不要用自己的不動產再去借款,最近的詐騙會要求你再用不動產去抵押借款,結果到最後就會導致你的房地產都一去不復返。」
警方呼籲,遭遇詐騙別絕望,配合警方破案有機會向對方求償,追回部分損失。
而民眾喜歡使用的社群媒體也被不肖人士利用,經常出現投資詐騙廣告,民眾一不留意就上當,因此有民間團體決定協助被害人,集體向臉書提告。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秘書長陳迺傑表示,「臉書是全球最大的社群平台,它應該有善盡企業責任的義務,妥善來履行防詐的義務,不過他們卻放任詐騙廣告在平台上面投放,沒有落實審查的機制。」
民團表示,目前15名受害者跟協會聯繫,遭詐騙金額超過2億元,受騙型態都是投資詐騙。
數發部曾因臉書廣告服務違反《防詐條例》,重罰1500萬元,去年已公告將Google、LINE、Meta等6家平台業者列管,今(2025)年將納入Threads,預計今年9月中生效,擴大防詐。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