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究團推「便便動物園」計畫 盼從排泄物取材培養幹細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動物的排泄物用途廣泛,除了堆肥、發電,現在它還可能成為拯救其他瀕危動物的關鍵。英國切斯特動物園的研究團隊正從動物的糞便中尋找活細胞,未來可望進一步培養出幹細胞,開啟保育新模式。
位在英格蘭西部柴郡的切斯特動物園,除了有500多種、總數超過3萬5000隻動物,號稱英國最有人氣的動物園之外,也是英國動物科學研究的重鎮。

它由北英格蘭動物學會負責管理,因此有動物學家常駐當地進行資料蒐集與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由牛津大學教授蘇珊娜威廉斯主持,這一階段的目標是從動物的排泄物當中,把活體細胞分離出來,並立即送往生物銀行保存。
因為是從排泄物著手,因此計畫特別取名為「便便動物園」。
「便便動物園」計畫主持人蘇珊娜威廉斯表示,「這些細胞會脫落進入排泄物中,我們在實驗室則將其隔離出來,就是在實驗室中把排泄物清洗並處理。」
取得活體細胞的目的不僅是送往生物銀行納入資料庫建檔,未來還要藉著活體細胞來培養幹細胞。

「便便動物園」計畫主持人蘇珊娜威廉斯說,「有了幹細胞就能轉變為各種不同用途,包括轉變為精子和卵子細胞,也就是以人工製造出的動物精卵,然後以此孕育新的動物個體。這個計畫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到目前只進行了6、7個月。我們的長期構想是將其培養成為幹細胞,也就是把不同的細胞轉化為相同的幹細胞。未來希望藉此協助野生動物保育工作。」
以往取得幹細胞的途徑是由臍帶血、骨髓等等,也有從胚胎幹細胞培養的方式。而這個「便便動物園」計畫,是打算從動物排泄物取得,因此切斯特動物園的飼養員們每次清理動物大小便之後,多了一項任務,就是把排泄物蒐集起來,交給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

切斯特動物園客座研究員瑞恩南波頓指出,「它就是一個非侵入性的做法,所以對動物本身沒有影響,這對於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很好。」
研究團隊強調,這個方式如果能成功,不僅有意提升動物福利,取得活體細胞、培養出幹細胞的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