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聖索菲亞清真寺受強震威脅 展開150年來最大規模整修
聖索菲亞清真寺是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的地標,巨大壯觀的圓頂,外圍聳立四座尖塔,建築體由圓拱形結構層層堆疊,有如城市中一座神聖的山丘,是世界遺產也是土耳其遊客最多的景點。
不過2021年起,來到這裡參觀,會發現它部分包上了鷹架,正在進行150年來首次的大規模翻修。
聖索菲亞大教堂翻修委員會成員亞爾辛表示,「我們已經開始加固工程,包括加固清真寺本身以及奧圖曼帝國時期增建的珍貴尖塔,採取一切抗震的預防措施。」
土耳其位於斷層地震帶,南部邊境在2023年才歷經毀滅性的規模7.8強震,雖然伊斯坦堡沒有受創,但專家普遍擔憂未來難逃強震,必須加強保護1500年歷史的聖索菲亞清真寺。而它多年來歷經多次零碎的修補,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首次展開大規模全面修復,過去3年已完成4座尖塔與主體結構的初步維修,最後階段將強化主圓頂與半圓頂,更換老化的鉛質覆蓋層與鋼架結構,最終在內部豎立一個平台,修復圓頂的繪畫和馬賽克。
遊客遠道而來,雖然無法拍到完美的清真寺照片,也多數認同修繕的必要性。
英國遊客康拉德認為,「這可能是對的,因為如果發生地震,一切可能都會消失。」
英國遊客賈利茲卡雅說,「這不是問題,雖然我們拍的照片不如我們所希望的好,但這必須要做,因為我們的子孫還想看到它。」
聖索菲亞可說是一部活歷史,在西元537年以大教堂的形式興建,是當時拜占庭帝國建築的輝煌典範,1453年城市被奧圖曼帝國攻陷,將它改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成為世俗派國家,把清真寺改為博物館,到了2020年,伊斯蘭民族主義強人總統艾爾多安又將它改名為清真寺。
聖索菲亞見證千年文明交會與天災人禍滄桑,持續守護著伊斯坦堡,旅人彷彿一腳踏入就穿越千年。
聖索菲亞清真寺去年吸引770萬遊客朝聖,其中210萬是外國遊客,一人25歐元的參觀費用,賺進可觀收入。
這次的大翻修要花多少時間還不確定,但期間會持續開放參觀與禮拜.期盼未來還能繼續長久屹立在歷史與未來之間。